-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三章辅助降血的功能性食品
PAGE
PAGE 11
第十三章 辅助降血脂的功能性食品
本章要点
高脂血症的基本概念
高血脂对人体的危害
引起高血脂的因素
具有辅助降血脂功能的物质
第一节 概 述
一、脂类分类与高脂血症的定义
(一)血浆中的脂类和脂蛋白
血浆中的脂类主要分为5种,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酯(cholesterol ester)、胆固醇以及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除游离脂肪酸是直接与血浆白蛋白结合运输外,其余的脂类则均与载脂蛋白结合,形成水溶性的脂蛋白转运。由于各种脂蛋白中所含的蛋白质和脂类的组成和比例不同,所以它们的密度、颗粒大小、表面电荷、电泳表现及其免疫特性均不同。脂蛋白的分离和测定常用蛋白电泳法和密度离心法,前者可将蛋白分为α-脂蛋白、前β-脂蛋白、β-脂蛋白和乳糜微粒;后者可将脂蛋白分为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
脂蛋白的外层由亲水的载脂蛋白、磷脂和少量的胆固醇构成,脂蛋白核心由甘油三酯和胆固醇酯或胆固醇构成。甘油三酯主要构成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核心,胆固醇酯主要构成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的核心。
(二)高脂血症和高脂蛋白血症
血脂高于正常的上限称为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血浆中的脂类几乎都是与蛋白质结合运输的,即脂蛋白被看成是脂类在血液中运输的基本单位。因而高脂血症或高脂蛋白血症均能反映脂代谢紊乱的状况。WHO建议将高脂蛋白血症分为六型,其脂蛋白和血脂变化如表13-1。在我国的各型高脂蛋白血症中以Ⅱ型和Ⅳ型发病率为高。
表13-1. 各种高脂蛋白血症血脂变化比较
分 型 脂蛋白变化 血脂变化
Ⅰ(高乳糜微粒血症) CM↑ TG↑,Chol正常或稍↑
Ⅱa(高β脂蛋白血症) LDL↑ Chol↑,TG正常
Ⅱb(高前β脂蛋白血症) LDL↑,VLDL↑ Chol↑,TG↑
Ⅲ(阔β带型) VLDL↑ Chol↑,TG↑
Ⅳ(高前β脂蛋白血症) VLDL↑↑ TG↑↑,Chol正常或偏高
Ⅴ(高乳糜微粒和前β脂蛋白血症) VLDL↑,CM↑ TG↑↑,Chol正常或稍↑
注:TG为甘油三酯,Chol为胆固醇,↑表示升高,↑↑表示增高明显
虽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高脂血症或高脂蛋白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密切相关。高胆固醇或高LDL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而低HDL也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大量的研究认为,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高甘油三酯是否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已经争论了很多年,目前大多数的研究认为甘油三酯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二、高血脂的危害
1.高血脂对人群的危害
高脂血症(hyperlipemia)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证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水平的持续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的降低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呈正相关。有研究表明:在总胆固醇<3.90mmol/L的人群中未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联合计划研究组(Pooling Project Research Group)对8,000多名男性白人的研究表明:血清胆固醇>6.96mmol/L的男性白人冠心病(CHD)的危险性是血清胆固醇≤5.67mmol/L的2倍。Framingham的研究表明:血清总胆固醇≥8.06mmol/L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比血清总胆固醇<4.9mmol/L者增加几倍(表13-2).。脂质研究所冠心病
表 13-2. 45~54岁CHD发病率与血清总胆固醇的关系
血清总胆固醇 CHD发病率 1/(10000·年)
mmol/L ─────────────────
男 女
≤4.91 56.8 17.6
4.94~5.3 64.8 19.1
5.33~5.6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9月8日贵州省黔西南州州直遴选(事业单位考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 VIP
- 电缆敷设施工方案及安全措施完整.docx VIP
- 推荐系统之图神经网络推荐算法:Graph Collaborative Filtering:LightGCN算法深度解析.docx VIP
- 城区生态廊道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兴业证券-宏观策略-研究框架培训:资金面研究框架.pdf VIP
- 《现代食品原料学》第10章 水与食品原料的检验和标准.pptx VIP
-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度量测试题.docx VIP
- 1.2技术的性质(课件)-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1人教版.pptx VIP
- 改善铝蚀刻工艺腐蚀缺陷的方法及装置.pdf VIP
- HG_T 5959-2021 生化法处理废(污)水用碳源 乙酸钠.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