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药学 总论教学文稿.ppt
第三节 升 降 浮 沉 一、升降浮沉的含义 升降浮沉反映药物改善或消除向上、向下、向内、向外的病情趋势及病证所具有的作用的趋向性。 二、升降浮沉的作用 升浮:一般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的药物具有上行向外的性质,称为升浮性。 沉降:一般具有泻下、清热、利尿渗湿、重镇安神、潜阳熄风、消积导滞、降逆、收敛、止咳平喘等功效的药物具有下行向内的性质,称为沉降性。 ——向内收敛 ——向外发散 ——下达降逆 升 降 浮 沉 升降浮沉 与疾病的病势趋向相对而言的。 病势(例) 中气下陷 咳嗽气喘 风寒束肺 久泻久咳 ——上升提举 影响因素 四气五味 药物质地 炮 制 配 伍 升浮药:辛、甘、温、热多属升浮 沉降药:酸、苦、咸、寒多属沉降 升浮药:花、叶、皮、枝等多属升浮 沉降药:种子、果实、贝壳等多沉降 酒制则升,姜炒则散 醋炒收敛,盐炒下行 升浮药在大队沉降药中能随之下降 沉降药在大队升浮药中能随之上升 三、升降浮沉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归 经 一、归经的含义 1. 药物对某经(脏腑或经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经作用较少,甚至无作用。这种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作用,称“归经”。 2. “引经药”:指一些不但能自入某经,而且还能引导它药进入某经的药物。 如桔梗、牛膝。 二、归经的确定 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 以所治疗的具体病证为依据。 三、归经的意义 1.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2.运用归经理论,必须考虑到脏腑经络间的关系 四、对归经进行现代研究应注意的事项 1.勿将中医脏腑经络定位与现代医学的解剖部位混为一谈 2.归经所依据的是用药后的机体效应所在,而不是指药物成分在体内的分布 药物 性味 归经 应用 黄芩 苦寒 肺经 清上焦肺火 黄连 苦寒 胃经 清中焦胃火 黄柏 苦寒 肾经 清下焦相火 由此可见,性味皆同,归经不同,疗效各异。 例:药物的归经与性味的关系 例:药物的归经、性味与疗效的关系 药 物 性 味 相同点 不同点 麻黄 辛、微苦,温 均归肺经, 治疗肺病 咳嗽、气 喘 宣肺平喘 黄芩 苦,寒, 清泻肺热 干姜 辛,热 温肺散寒 百合 甘,微寒 养阴润肺 葶苈子 辛、苦,寒 泻肺平喘 第五节 毒 性 一、中药“毒”的含义 1.古代毒性的概念 西汉以前是以“毒药”作为一切药物的总称,是药物毒副作用大小的标志。又指药物的偏性。东汉以后的毒药主要是指对机体有损害性的有毒之药。 2.现代毒性的概念 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包含了毒性反应与副作用,毒性反应对人体的危害性较大,甚至可危及生命。 毒药 剧毒药 副作用 过敏反应 二、毒性分级 (1) 大毒——中毒症状严重,常引起主要脏器严重损害,甚至造成死亡者,归为“大毒”。如草乌、川乌、马钱子等。 (2) 有毒——当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久,出现严重中毒症状,并引起重要脏器损害,归为“有毒”。如附子、商陆、牵牛子等。 (3) 小毒——中毒症状轻微,一般不损害组织器官,不造成死亡者,归为“小毒”。如吴茱萸、细辛、苦杏仁等。 三、中毒原因 (1) 剂量过大 (2) 服用太久 (3) 炮制不当 (4) 配伍失误 (5) 制剂不妥 (6) 外用失控 (7) 误食误用 (8) 药不对证 (9) 乳母用药 (10) 个体差异 四、怎样对待有毒及无毒的药物? 1.临床使用有毒中药应该防止两种片面观点: ?使用无毒药物,盲目加大剂量 ?使用有毒药物过分谨慎 2.保持“有毒观念,无毒用药态度” 3.有毒药物有可利用的一面 4.正确对待古代文献中有关毒性的记载 五、预防措施 1.应掌握有毒中药的品种及其使用的特殊要求。 2.根据病人体质强弱和病情,严格控制使用剂 量和服药时间。 3.严密观察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毒副反应,早 诊断、早处理。催吐、洗胃、输液、对症处理。 出现毒性 无效 第一节 命名 1.以产地命名:如阿胶、川黄连、怀山药。 2.以生产特性命名:如夏枯草、忍冬藤。 3.以形态、颜色、气味命名:如钩藤、红花、麝香。 4.以功效命名:如防风。 5.以入药部位命名:如苏梗、葛根、桃仁、桑叶。 6.以发现者的名字命名:如何首乌、杜仲。 7.以进口和译音命名:如苏合香、番泻叶。 第三章 中药的应用 第二节 产地 一、道地药材的概念 道地药材,也称地道药材。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内镜器械的清洗灭菌与保养PPT.ppt VIP
- 松下电视机TH-P50UT50C使用说明书.pdf
- 2025年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倍的认识》单元检测综合测试评估练习题.pdf VIP
- 【课件】丹纳赫DBS-问题解决培训.docx VIP
- 大众速腾保养手册.docx VIP
- Unlock2 Unit1 第二篇阅读讲解及答案.pptx VIP
- 【MOOC期末】《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北京科技大学)期末慕课答案.docx VIP
- DL/T 1750-2017-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卧式自然循环余热锅炉检修与维护规程.pdf VIP
- 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专项练习试题(含答案解析).pdf VIP
- 物理海洋学英文教学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