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道佛兵家思想与之中医学.ppt
三、道家思想启示录 (一)道法自然与天人关系 1、老子思想: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2、当今人与自然关系: 南极臭氧空洞:2005年,2900万平方公里 埃及阿斯旺大坝 美国生物圈2号 中国宇宙飞船5号 火星探测器 对待外星人态度 (二)道家思想与养生防病 1、道家养生观(贵生乐生,清静无为) (1)道法自然,顺势养生 (2)恬淡虚无,清心寡欲 (3)合修众术,节欲养生-不病方、内丹术 (4)知足常乐,快乐人生 2、临床应用 (1)失眠 (2)郁闷 (三)儒家道家思想之比较 1、儒家道家之理 有为-无为 入世-出世 仁爱-清静 以德治国-无为而治 2、儒家道家之用 《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讲座 (三) ——释家思想与中医学 张庆祥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一)佛教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的产生,大约在公元前六世纪,相传为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悉达多·乔答摩(后称释加牟尼)所创。其基本教义有“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主张诸行无常,人生是苦,只有通过修行,断除一切烦恼,才能进入涅槃境界,即成佛。 (二)四谛 又称“四圣谛”、“四真谛”,佛教最基本的教义。“四谛法轮”是佛教徒给它的美称。轮是古印度的一种兵器,喻四谛这转法轮,是形容它可以摧败一切邪知邪见。“谛”的意思即“真理”,“四谛”是释迦牟尼最早证悟并向信众宣讲的道理,是关于生死和涅槃因果的理论。 “四谛”包括“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三)八正道 又名“八圣道分”,佛教基本教义之一,属四谛中的道谛。八正道的具体内容是: (1)正见,即见解要符合四谛之理; (2)正思维,即思想要依照四谛之理; (3)正语,即根据正确思维表达于“口业”的实践; (4)正业,即符合四谛之理的行为; (5)正命,即正当的生活; (6)正精进(或正方便),正确有努力、向解脱精进; (7)正念,即明记四谛之理; (8)正定,即正确的禅定,正身端坐,专心致志,身心寂静。 (四)佛 梵文音译为“佛陀”的略称。中国古籍中也有译为“浮屠”、“浮图”、“没驮”、“勃驮”的,意为“觉悟者”,或“智者”。 释迦牟尼于菩提树下若干昼夜冥想之后,终于大彻大悟,成就了“无上正觉”,于是,自谓已经成佛; 释迦的近世传人将他奉为宗教真理的发现者和导师,也称为“佛陀”。 (五)释迦牟尼佛 佛教的创始人,姓乔答摩,名悉达多,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其生卒年代稍早于我国的孔子。因是释迦族人,故被称为释迦牟尼,即“释迦族的圣人”。 后被神化,大乘佛教时期,释迦牟尼已成为一个法力无边、神通广大的佛神。 (六)阿弥陀佛 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略称“弥陀”,亦称为“无量寿佛”、“无量光佛”。 许多佛经中提到阿弥陀佛主持西天之事,如《阿弥陀经》:“尔时佛告长老舍利,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现今说法。”《无量寿经》也说:念此佛号名,并深信不疑,则不仅水火不伤,而且还能往西方净土。 在一般寺院的佛殿中,阿弥陀佛的坐像常与释迦、药师二佛并列,合为三尊。 (七)菩萨 梵文音译为“菩提萨追埵”的略称,意为“觉有情”、“道众生”等。大乘佛教将救苦救难、普渡众生的行为称为“菩萨行”,发愿从事菩萨行的佛教徒就是“菩萨”。 后世普通信众心中,菩萨成了神通无比、法力无边的神灵。 佛经中常提到的菩萨主要有观世音、文殊、普贤、大势至(地藏)等。 (1)观音,全称“观世音”唐时因讳李世民名,略为“观音”,又称“观自在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右胁侍。观音有“杨柳观音”、“水月观音”、千手千眼观音、送子观音等等。 相传其显灵说法的道场在浙江普陀山,成道日是夏历六月十九日,涅槃日为夏历九月十九日。 (2)文殊,梵文音译为“文殊利师”的略称,意译“妙德”、“妙吉祥”等。 文殊为中国佛教中所信奉的四大菩萨之一,相传山西五台山是他显灵的道场。 佛教中文殊菩萨是智慧的象征,在寺庙大殿里,他通常作为释迦牟尼的左胁侍。 (3)普贤,又译作“遍吉”。可见普贤菩萨是义德的象征。关于其身世,《华严经》说其为如来长子;《悲华经》认为其为转轮王第八子;《小乘经》认为其为妙庄王之女儿。 故普贤的造像时男时女,有时半男半女。唐以前,普贤造像为男身女相,宋以后又多为女身女相。相传四川峨眉山是其显身说法的道场。 (4)地藏,四大菩萨之一。《地藏十轮经》称他“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思如地藏”,故名。传说地藏本为婆罗门之女,为救其母, 在如来的像前发誓说:“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使令解脱。”以后此女得正觉,成为地藏菩萨. 主要救渡地狱中的罪鬼,与救度世间众生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