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源的水蒸汽系统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冷热源的水蒸汽系统课件

12.8 蓄冷水系统 12.8.3 冰蓄冷装置 冰球:每立方米充冷量为:48kWh 金属芯冰球:每立方米充冷量为:47kWh 冰板:每立方米充冷量为:69kWh 12.8 蓄冷水系统 12.8.3 冰蓄冷装置 冰球式 12.8 蓄冷水系统 12.8.3 冰蓄冷装置 12.8.3.3 动态冰蓄冷装置 动态冰蓄冷装置分为: 冰片式和冰晶式 12.8 蓄冷水系统 12.8.3 冰蓄冷装置 制冷机组将蓄冷介质(8%的乙二醇水溶液)冷却到冰结点温度以下,形成非常细小的均匀的冰晶;直径100μm的冰晶和乙二醇水溶液在一起,形成泥浆状的液冰,也被称为冰泥,储槽内含冰率为50% 12.8 蓄冷水系统 12.8.4 冰蓄冷的冷媒系统 制冰机与冰蓄冷装置串联的冷媒系统 P1、P2、P3—水泵; V1、V2—阀门; V3—电动三通阀; LC—冷水机组; IS—冰蓄冷装置; HE—板式换热器; ET—膨胀水箱 12.8 蓄冷水系统 12.8.4 冰蓄冷的冷媒系统 运行模式: 充冷: P1→LC→LS→V2→P1 制冷机直接供冷: P1→点b→点c→P2→HE→V1→P1 冰蓄冷装置供冷: P1→LC→IS →点a→点c →P2→HE→V1→P1 联合供冷: P1→LC→IS →点a→点c →P2→HE→V1→P1 12.8 蓄冷水系统 12.8.4 冰蓄冷的冷媒系统 制冰机与冰蓄冷装置并联的冷媒系统 P1、P2、P3—水泵; V1、V4、 V5—阀门; V2、 V3—电动阀; LC—冷水机组; IS—冰蓄冷装置; HE—板式换热器; ET—膨胀水箱 12.8 蓄冷水系统 12.8.4 冰蓄冷的冷媒系统 运行模式: 充冷: 制冷机直接供冷: 冰蓄冷装置供冷: 联合供冷: 12.8 蓄冷水系统 12.8.5 冰蓄冷的设备布置: 式中 Qn——冷水机组名义工况下的制冷量,kW; Qd——日冷负荷,kWh; ?? τc,s——充冷工况下冷水机组运行时间,h; ???? cc,s——冷水机组充冷工况下容量修正系数; τd——电力非谷段时冷水机组直接供冷时间,h; ? ?cd——冷水机组直接供冷下容量修正系数; ??? k——系统冷量损失系数,一般取1.05~1.10。 12.8 蓄冷水系统 12.8.5 冰蓄冷的设备布置: ??【例】 有一办公建筑设计工况下的逐时冷负荷如表12-5所示,采用冰蓄冷空调系统,电力谷时段为23:00到次日7:00,其他为非谷时段,试确定双工况冷水机组和蓄冷装置的容量。 时 刻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冷负荷 (kW) 780 820 1110 1290 1460 1560 1670 1740 1670 1410 1220 某办公建筑设计日逐时冷负荷 12.8 蓄冷水系统 12.8.5 冰蓄冷的设备布置: 解: (1)计算日冷负荷Qd=14730kWh。 (2)计算全量蓄冷时的冷水机组名义制冷量 若建筑采用传统空调系统,冷水机组的容量为1740×1.07=1861.8kW。 12.8 蓄冷水系统 12.8.5 冰蓄冷的设备布置: (3)装机容量最小的冷水机组名义制冷量: 实际运行时,其中有2个小时(8,9时刻)负荷小于993.1kW。2h的负荷相当于制冷机当量满负荷时间为 12.8 蓄冷水系统 12.8.5 冰蓄冷的设备布置: 因此: (4)设直供时间τd=5h时冷水机组名义制冷量 12.8 蓄冷水系统 12.8.5 冰蓄冷的设备布置: (5)冰蓄冷装置容量 全量蓄冷时冰蓄冷装置容量 冷水机组装机容量最小时,冰蓄冷装置容量 Qi,s,2=8×0.65×1006.7=5234.8kWh 冷水机组直接供冷5h时冰蓄冷装置容量 Qi,s,3=8×0.65×1568.3=8155.2kWh 12.11 冷、热媒系统的水质要求 12.11.1 水中杂质的危害性 (1)钙、镁盐类:这些盐类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导致在传热壁面上形成水垢,传热恶化; (2)氧气:当金属表面有电位差时,氢氧化亚铁进一步生成氧化铁(铁锈); (3)二氧化碳:它与水中的碳酸达成平衡,当压力升高时,溶液呈酸性,金属被腐蚀; (4)开式水系统中还有藻类、细菌生长,污染换热表面,堵塞管道,传染疾病。 12.11 冷、热媒系统的水质要求 12.11.2 水质指标与要求 (1)悬浮物含量:呈悬浮状态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mg/L; (2)溶解固形物含量:分离悬浮物后的水,经蒸发干燥后所得的残渣,mg/L; (3)硬度:钙、镁离子(Ca2+和Mg2+)的总量,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