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加强教法研究,提升教法品位,做智慧型教师
问题是,在考查数列知识时,命题专家为什么会围绕“an= can-1+d”的通项求解问题来设计试题呢? 其实递推数列“an= can-1+d”的通项求解问题是整个数列知识的核心,是“宗”,因为当c=1,d为常数时,递推数列便是等差数列,而当d=0,c为常数时,递推数列便是等比数列。而且递推数列通项的求解过程本身蕴含许多重要的思想方法,因此,掌握了递推数列“an= can-1+d”通项的求解便执住了数列问题的“牛耳”。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得出这样的结论:“an= can-1+d”的通项问题就是高中数列问题的“一”。其它许多数列问题都是在“一”的基础上的变化和发展。“一”的问题解决了其它许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因为万变是离不开其“宗”的。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的过程就是寻找“一”的过程,教师的作用就是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把握“一”。 怎样去举呢?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心欲求而未得时才启;口欲说而未能时才发。 ——要把握启发式教学的精骨髓(一切理论都是黄色的,惟有启发式教学永恒!) ①什么时候启发?②怎样启发? “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易,强而弗抑则和,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意思是说:高水平教师的教学,善于引导学生,引导学生但不要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严格要求学生,但不能压抑学生;开了头,剩下的问题由学生自己去探究。这其实就是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师要创设民主、开放、和谐的教学环境,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善于创设创造性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不断去揭示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和时间,让学生主动去探究。 让我们通过一个关于苏格拉底的故事来感受一下启发式教学的精髓吧:苏格拉底习惯到热闹的雅典市场去发表演说和与人辩论问题。一天,苏格拉底像平常一样来到市场,他一把拉住一个过路的人说道:“对不起,我有个问题弄不明白,向你请教:人人都说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但道德究竟是什么?”那人回答说:“忠诚老实,不欺骗别人,才是有道德的。”苏格拉底很纳闷:“为什么和敌人作战时欺骗敌人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骗自己人就不道德了呢?”那人承认:“欺骗敌人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骗自己人就不道德了。”苏格拉底反驳道:“当我军被敌人包围时,为了鼓舞士气,将领就欺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已经到了,大家奋力突围吧,结果突围成功了。这种欺骗也不道德吗?”那人说:“那是战争中出于无奈才这样做的,日常生活中这样做是不道德的。” 苏格拉底又追问起来:“假如你儿子生病了,又不肯吃药,作为父亲你欺骗他说,这不是药,而是一种很好吃的东西,这也不道德吗?”那人只好承认:“这种欺骗也是符合道德的。”苏格拉底疑惑道:“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是道德的,那就是说道德不能用骗人与不骗人来说明,究竟用什么来说明它呢?还是请你告诉我吧。”那个人想了想说:“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才能做到道德,这就是道德。”苏格拉底这才满意地笑起来,拉着那人的手说:“你真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你告诉了我关于道德的知识,使我弄清了一个长期困惑着我的问题。” ——利用对比策略: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感悟“一” 对比中把知识系统化 ——实施变式训练:变不是目的,变是手段, 变的目的是让学生把握知识的“一”,感受 万变不离其宗 (三)把握教学的三个层次 1.关注学生、重在落实 2.把握本质、举一反三 3.躬身自省、大彻大悟 ——我是谁?我为谁?我怕谁? 五.审视自我 ①我是谁?——正确认识自己,欣赏别人 ②我为谁? 主观为自己,客观为社会为他人 主观为他人,客观为自己。 ③我怕谁? 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做人应该有谦逊和无畏相结的心 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应该有一种敬畏感 所有的人其实是一个整体,别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不要以为丧钟是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 所有公学人其实是一个整体,公学的不幸就是我们每个人的不幸,不要以为丧钟是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 心底无私天地宽 六、我的教学观——有效教学的总体思考:“12345”工程。 1.确立一个指导思想: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 4.落实四个教学论:过程论、系统论、策略论、 反思论 2.打造两种精神:学校团队精神,教师专业精神 3.把握三个教学层次:常规教学、有效教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