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指导老师黄淑卿老师组员杨雅兰4960P008林韦荣4960P070.DOC

指导老师黄淑卿老师组员杨雅兰4960P008林韦荣4960P070.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指导老师黄淑卿老师组员杨雅兰4960P008林韦荣4960P070

指導老師:黃淑卿 老師 組員:楊雅蘭4960P008 林韋榮4960P070 吳國鵬4960P073 王振和4960P075 歐洆瑋4960P079 東南亞金融風暴(1997) 事件發生成因介紹: 1997年7月2日,泰國央行由於市場壓力及外匯存底不足,放棄對美元定匯率而改為管理式浮動匯率,放手讓泰銖貶值,此舉竟變成金融風暴的導火線,不久,出現了骨牌效應,東南亞其他國家也發生貨幣大幅貶值,股市資產大量縮水。 各國只好接受IMF的金援政策,在IMF的要求下東南亞各國大幅放棄貨幣與產業政策的自主權,整頓體質不良的金融機構,採取高利率政策。但壞帳不斷累積,使東南亞各國金融體系更形脆弱,金融放貸能力越為減弱,更間接造成該地區金融市場的劇烈波動。 總歸起因如下: (1)資本流入過於龐大,且多半具高度投機資本的短期資本 (2)匯率過於僵硬,匯率風險幾乎由央行承受 (3)實質匯率升值過大,對美元匯價長期高估 (4)銀行信用增加過速,資金流向不具生產性之投機用途。 其中又以長期錯誤的方式又到短期資本流入,為最大的缺失。因為若是無法有效 地使用流入的資金,市場可能對是否繼續投資失去信心,將資本反轉流出,造成 國際收支帳困難,形成通貨危機。而其中又以短期資本不安定性較高。 事件發生後對本國與外國之影響: 金融風暴發生後,東南亞國家普遍陷低成長、高失業、進出口及工業生產趨緩、 內需低迷、景氣蕭條、到處人力閒蕩的現象,印尼甚至因所得分配惡化、物價飆 漲、投資風險驟增,而浮現社會不安,甚至政局不穩的局面。 對本國的影響 (一)匯率 東南亞金融風暴初期,台灣的匯率水準相對於泰、印等固定匯率國家穩定,因為台灣自80年代起採用浮動匯率(管理式),能夠有效避免熱錢流入,攪亂台灣金融。但由於干預成本壓力,中央銀行決定放手由市場機制決定匯率水準,台幣終究還是從1997/10/16的28.5,貶值到1999/2/18的33.2。 (二)貿易 1998年台灣出口衰退,風暴期間的台幣貶值並未為台灣的貿易帶來幫助,除了因台幣貶值幅度不如東南亞國家,無法有效提高出口競爭,更重要的是全球景氣低迷,需求衰退。進口的部份(向美國進口),由於台幣貶值進口下降,使得台灣對美國貿易順差居高。 對泰國的影響 (一)匯率 1997/5泰銖遭外資放空,造成泰國匯率大幅貶值,於是泰國央行進場干預(釘住美元固定匯率政策),以穩定泰銖的價值。但是因為干預成本的壓力,泰國放棄改採取浮動匯率制度,結果使的高估的匯率重貶。 (二)貿易 1997後半年起,雖說泰銖貶值應對出口有利,可是泰國經濟是仰賴外資(勞動密集的產業)來發展,如今 因金融風暴,外資出走,泰國經濟活動幾乎癱瘓,如汽車產能大幅縮減,出口嚴重受創,且造成失業率急速攀升。不但如此,由於 泰銖是重度貶值,導致泰國通貨膨脹,民眾消費力下降,雖說央行降息來刺激景氣,可是再如此惡性循環的災難中,人民痛苦 指數還是很高。 對韓國的影響 1997年11月,韓國爆發金融危機,和其他東南亞四國遭遇一樣,韓元大貶、股價暴跌及外匯存底快速流失,投資及消費大幅萎縮、工業生產遽減、經濟持續惡化等等問題,直接衝擊到韓國的勞動市場,對於就業產生極大影響,韓國經濟與金融瀕臨崩潰邊緣。 (一)韓國結構性問題: (1)金融機構:長期受到政府保護與控制,及長期以來不合理之貸款慣例; (2)企業部門:產能過剩,國際競爭力逐年衰退; (3)勞動市場:勞資糾紛頻繁,且缺乏彈性; (4)公共部門:效率低落且資訊不透明。 (二)結果: 金融風暴重創韓國經濟,韓國1998年的GDP成長率為負6.7%,最終消費需求下降13.8%,總體消費下降10.1%,固定投資毛額下降21.2%。 對馬來西亞之影響 金融風暴對亞洲諸國的傷害遠超過原先所預期,自1997年7月迄1998年6月的一年間,馬幣與印尼盾分別貶值37.5%、83%,馬來西亞已陷入經濟衰退的困境,1998全年GDP成長率可能會是負1~2%,觀察重點在金融業不良放款比例;而印尼不僅亟需解決經濟問題,更必須進行政治改革,避免震驚國際社會的暴動事件再度發生。 馬國由於近年來經濟快速發展(1988~96年平均GDP成長率8.84%),勞動力嚴重不足、工資上漲程度超過生產力提升,不利於勞力密集產業發展。同時,因資金不足且欠缺週邊產業配合,馬來西亞倚賴外資甚深。進口依存度過高(1997年進口資本財及中間成品所需金額就占總進口金額85%),製造業係以加工出口為主。馬國雖想轉型發展高科技業,但勞工學習能力及生產效率不高,中高級技術及管理人才更是嚴重缺少,並非短時間能夠達成。另一方面,各方面均提供土著 (bumiputra,指馬來人) 至少30%之保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