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北雨-立北一女中
91郭子仙 洪彗玲 郭子仙
91地科專研專題
西北雨2003
西北雨 郭子仙一勤洪彗玲 一恭郭子仙
前言:
對於台灣地區有眾多值得我們深入研究的天氣現象,經由多方文獻的探索,我們由原先共有興趣的三大主問題:竹風蘭雨、恆春地區的落山風、到現今決定下專門探討的西北雨。
其中,在一開始,我們由「俗諺」下手,藉由老祖先以口耳相傳、紙筆記錄下的種種歲月年代智慧的表徵,尋得找我們的方向,並且最後則以小時候到長大至目前今對於西北雨印象最為深刻的西北雨,做為我們的專題。
(一)此專題中西北雨的名詞界定定義:
1.所謂的西北雨,實際上是指夏季午後,因空氣受太陽輻射加熱作用,所產生的氣團性雷陣雨。這種熱雷雨,在氣象上屬於中小尺度對流天氣系統。其水平涵蓋範圍,一般小者僅一、二公里,大者可達數十公里,降雨時間短者數分鐘,長可持續一小時,因此所造成的降雨都是非常局部的。
HYPERLINK .tw/child/weather.htm .tw/child/weather.htm
2.西北雨就是台灣炎熱的夏天中,常見的午後雷陣雨;它是由強烈的上升氣流形成積雨雲所下的雨,雨勢來得又急又快,雨滴也很大,有時甚至伴隨著大太陽,下雨前的下降氣流還會帶來高空中溫度較低的涼風,所以除了「西北雨」這個俗稱以外,也稱做「風時雨」
HYPERLINK .tw/answer/0109/010919.htm .tw/answer/0109/010919.htm
3.清聖祖康熙33年(西元1694年)高拱乾所寫的《台灣府志》卷七〈風土志〉風信條,就有這樣的記載:「五、六、七(指農曆)間,風雨俱至,即所謂西北雨,風時雨也。」清高宗乾隆17年(西元1752年)王必昌在修《台灣縣志》卷二〈山水篇〉時,也說:「凡疾風挾雨,驟至驟止,俗呼為西北雨,亦曰風時雨。」
HYPERLINK .tw/geoedunet/junior/taiwan1/ch4/yaya/newpage12.htm .tw/geoedunet/junior/taiwan1/ch4/yaya/newpage12.htm
4.西北雨是由強烈上升氣流形成積雨雲下的雨。積雨雲垂直發展至高空可達10公里﹐雲的下半部0度c以下為水滴組成﹐雲的上半部在0度c以上是由冰晶組成﹐積雨雲內部上升及下降氣流都很強﹐雨滴大﹐甚至有冰雹﹐所以落下的雨滴和雨勢都很大﹐下雨前的下降氣流會帶來高空溫度較低的涼風。由於積雨雲的水平範圍只有數公里或數十公里﹐所下的雨時間短暫﹐下雨地區也不大﹐才會有東邊下雨西邊晴的奇景。
HYPERLINK .tw/test1/social/lesson2/Keyword2/%E8%A5%BF%E5%8C%97%E9%9B%A8.htm .tw/test1/social/lesson2/Keyword2/%E8%A5%BF%E5%8C%97%E9%9B%A8.htm
不同文獻中關於西北雨的說法有:……..
HYPERLINK .tw/teachmeting/ch/compsition/arctile/3,1.htm .tw/teachmeting/ch/compsition/arctile/3,1.htm
HYPERLINK .tw/lesson2/Keyword2/西北雨.htm .tw/lesson2/Keyword2/西北雨.htm
我們從上述文獻中歸納,將本專題的西北與界定為
時序 夏季午後(包含五月六梅雨季及七八月颱風季)
空氣受熱加以地形抬升加熱所引起的氣團性陣雨或雷陣雨
地點 台北盆地及周圍山區 共約 50 0 平方公里
其中「西北雨」一詞見於台灣及香港地區
(二)我們要深入了解研究的問題
西北雨的形成機制探討
在形成過程中,海風對其系統的影響
環境風場對降雨涵蓋地區域的不同影響
西北雨系統在不同季節中影響台灣地區的差異以及降雨的天數、不同季節的差異(不同季節中西北雨系統影響?持續的天數?)
(三)西北雨的背景資料文獻探討
一、歷史記錄:
古書淡水廳志.風俗考載:「五、六、七月間盛暑,鬱機東南雲蒸,雷聞震厲滂沱立至,謂之西北雨,蓋以東南風一送雨,仍歸西北也,此雨不久便晴,多連發三午。」(.tw/answer/0109/010919.htm)
清聖祖康熙33年(西元1694年)高拱乾所寫的《台灣府志》卷七〈風土志〉風信條:「五、六、七(指農曆)間,風雨俱至,即所謂西北雨,風時雨也。」
清高宗乾隆17年(西元1752年)王必昌修《台灣縣志》卷二〈山水篇〉:「凡疾風挾雨,驟至驟止,俗呼為西北雨,亦曰風時雨。」
清穆宗同治10年(西元1871年),陳培桂《淡水廳志》卷十一〈風俗篇〉:「五、六月間,盛暑鬱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