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vonNeumannJohnVincentAtanasoff三人并列为电脑之父.PPTVIP

JohnvonNeumannJohnVincentAtanasoff三人并列为电脑之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JohnvonNeumannJohnVincentAtanasoff三人并列为电脑之父

計算機概論 Office:1619-1 TEL:3210 OFFICE HOUR: see schedule/outline SOFTWARES: UBUNTU, PERL BOOKS: 計算機概論 (顏春煌編) GRADE: MID:30% FINAL:30% QUIZZES PROJECTS:40% 計算機概論 網際網路近年來出現了很多新的發展,統稱為Web 2.0。Web 2.0是一種綜合了經濟的、社會的與科技的發展趨勢,成為下一代網際網路的基礎 透過使用者的參與、網路的開放性,以及網路的效應,讓網際網路變成一種成熟而特別的媒體 其實Web 2.0是一個籠統的名稱,涵蓋了近年來出現的新興網路工具與應用,例如部落格(BLOG)、wiki、podcast、YouTube、RSS等 硬體(hardware) 作業系統(operating system) 應用程式(application program) 使用者(users) 凡紐曼(John von Neumann)在西元1945年首度揭示所謂的儲存程式電腦(stored-program computer) 電腦和其他的電器用品一樣,是由固定的電子零件組成的,但是電腦有一個很特殊的地方,就是它所表現出來的功能會因為裡頭程式(program)不同而有差異 程式可以不斷的修改與創新,所以電腦的功能也就因而千變萬化。 我們把這種類型的電腦稱為儲存程式的電腦(stored program computer)、凡紐曼機器(von Neumann machine),或通用型電腦(general-purpose computer) 西元Charles Babbage的分析引擎是電腦發展的起源 1940年代開始出現的第1代電腦使用真空管 第2代數位電腦使用電晶體(transistor)(1950-1960) 1964到1972年出現的電腦屬於第3代的電腦,以積體電路為主,電腦體積大幅縮小 1972年到現在出現的電腦屬於第4代電腦,以大型積體電路(LSI)與超大型積體電路(VLSI)為基礎 數字系統(numbering system) 字元(character)的表示法 人類具有感知、欣賞、創新與推理等能力 電腦擅長算術與邏輯運算,速度遠超過人腦,而且擁有幾乎無限而且不會消褪的記憶 以辨識與推理來說,電腦需要嚴謹的規則與足夠的資料輸入,而人腦則能容許極大的誤差與彈性。 人類還是電腦的主宰,扮演電腦系統中使用者(users)的角色 程式(program)與資料(data)由輸入設備傳入,存放在儲存設備中。這些程式與資料可以隨時載入到記憶體單元中。 中央處理器(CPU)可以從記憶體單元取得要執行的指令或是運算時需要的資料。中央處理器了解程式指令的涵義,因此能夠完成運算得到結果。 電腦儲存的容量很大,而且幾乎可以無限制的擴充,不過電腦的記憶是很直接的,要它記得什麼就原原本本地記錄下來,不會改變 人類的記憶就比較複雜一點,時間久了,有的記憶會淡化,有些資料在進入人腦的記憶區之前似乎會經過一些處理 當人類見到很久不見的老朋友時可以很快地辨識出來,電腦或許可以記得幾億人的特徵與面貌,但是同一個人年長10歲以後增加的歲月痕跡會讓電腦傷透腦筋 電腦所處理的資料是透過各種輸入的方式來取得的,例如鍵盤或是滑鼠的輸入,經由各種外接的介面也可以從掃瞄器(scanner)、數位相機、數位攝影機或是網路上取得資料 資料經過處理以後可以由輸出設備呈現或是轉換成另外一種媒體型式,像印表機可以把數位相機的照片印出來,螢幕可以呈現滑鼠輸入的結果,繪圖機能將軟體製成的室內設計圖以大尺寸印出來 在軟體的層次上也有輸入與輸出的觀念,程式(program)一樣要取得資料來處理 控制單元 算術與邏輯單元(ALU,arithmetic logic unit) 記憶單元 輸入單元 輸出單元 這五個單元都可以對應到凡紐曼機器中的各組成 大型主機(mainframe) 中型電腦(midrange) 工作站(workstation) 準系統(barebone computer) 桌上型電腦 筆記型電腦(laptop computer) 平板電腦(tablet PC) 行動用戶還會購買所謂的個人行動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也稱為pocket PC 摩爾定律(Moore’s Law) 吉德定律(Gilder’s Law ) 麥特考菲定律(Metcalfe’s Law) 電腦的發展歷史 電腦的工作原理 電腦的理論應用 運算(computing)跟電腦的起源有密切關聯 一般人對於運算的認知僅止於普通的計算,例如加、減、乘、除形成的四則運算 電腦發明以後,當我們提到運算的時候,多半是指運用電腦所進行的演算式操作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