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最易误解的史常识
中国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
“此致”的“致”乃“给与”、 “给予”、 “送给”、且带有尊敬对方的意思
所有写过信的人,写过公文的人,打过报告、申请的人,都会用“此致”、“敬礼”作为结束语。“敬礼”的意思比较明白,“此致”到底什么意思?“此致”和后面的“敬礼”到底是什么关系,却是众说纷纭的问题。其实,这是从古文传承下来的一种用法。这里的“此”,其作用在于概括前文。
而“致”字在这里的意思是 “给与”(向对方表示礼节、情意等)、“送给”、“给予”,《说文》解释“致”:送,诣也。而诣的解释是:到某人所在的地方;到某个地方去看人(多用于所尊敬的人),根据“致”:送,诣也,也可以理解为“呈送”、“禀告”、的意思。表示尊敬对方而送给。 “此”、“致”连用,表达的意思是“我要说的事情或我要表达的意思在这里呈送给您”, “此致”一般用于收件人是平级(平辈)或上级(上辈)。此致、敬礼是承上启下的关系,向尊敬的人或上级呈送了信件或文件,我们才有必要敬一个礼。
理解了“此致”的意思,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上级向下级发通知的公文末尾要用“此通知”,向下级发布命令的公文时末尾要用“此令”,父辈给儿子写信末尾用“此示”、“父示”……所有这些,其实都是寄件人末尾向收件人表示的送达、知悉的意思,但都不用“此致”,也不用“敬礼”。
所以,从惯例上讲,信件的结尾,“此致”和“敬礼”都必须单独成行。“此致”是呈送给对方的,应该顶格;“敬礼”是寄件人向收件人致礼,因此要退后几格。
有人认为此致的“致”是“尽”、“结束”的意思,其实是没有根据的臆想,自古以来所有辞书都没有这种解释,所以把“致”理解为“尽”、“结束”是一种误导,是错误的。
“笑纳”并非笑着纳
“笑纳”一词,“纳”是“接受”、“收下”之意,“笑”则是“嘲笑”、“哂笑”之意。“笑纳”的意思是说,自己送给对方的东西不好,不成敬意,让对方笑话了。所以应是“自己送礼物请对方笑纳”。而有人把“笑”错误地理解为“高兴”,是因为高兴而笑,所以会说对方送的礼物自己笑纳了。
“做好东道主,笑纳远方客。”客人可以“笑纳”吗?要对方把“远方客”作为礼物收入。这不成了笑料了吗?把人作为礼品请对方“笑纳”,这多少有点不人道了吧!把“笑纳”改为“笑迎”,才是正确的。
“蓬荜生辉”是谦辞
“蓬荜生辉”又可说成“蓬荜增辉”、“蓬荜生光”、“蓬闾生辉”,其中,“蓬”是“蓬草”;“荜”通“筚”,即用荆条、竹子等编制成的篱笆等物。“蓬荜”连用,是“蓬门荜户”的略语,比喻穷人住的房子。如杜甫在《客至》中写道:“花径未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虽然只是诗歌中的比喻,但也说明他当时的生活很贫苦。
“蓬荜生辉”是个谦辞,表示的是“简陋的房屋也发出了光辉。是谦词,多用于对他人来访或题赠诗人字画等表示感谢”的意思。所以,这个词只能出于自己之口,不能出自他人之口,否则就有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的意思。
“首当其冲”非首先
“首当其冲”原为“当其冲”,出自《汉书·五行志下》:“郑以小国摄乎晋、楚之间,重以强吴,郑当其冲,不能修德,将斗三国,以自危亡。”意思是说郑国是个小国,身处晋、楚、吴三个大国之间,处境十分困难,一旦国与国之间有冲突,首先要遭殃的就是郑国。
需注意的是“冲”字。在现有所有的词典中,编者都将这个“冲”解释为“要冲”。可是,有一种说法却认为,“冲”字不能作“要冲”讲,应当理解作“战车,攻敌、攻城的战车”。因为“冲”字在古代还有一个义项:战车。“冲”的作用是用来冲击敌阵或撞击敌人的城墙,类似于今天的坦克,在正面向敌阵推进,步兵可以躲在其后面,用它作为掩护,杀向敌人。而于对方来说,首先面对它的人,当然要面临巨大的危险。这种说法,也有一点意思。
“乌纱”为何那样“乌”
乌纱帽最早出现在东晋。咸和九年(公元334年),东晋成帝一时兴起,让在宫廷中做事的官员统一戴一种用黑纱做成的帽子,是为最早的乌纱帽。到了南朝刘宋时,有个叫刘休仁的名士别出心裁,制造了一顶用黑纱抽扎边沿的帽子,也叫乌纱帽。因为样式独特,这种帽子很受民间追捧,很快风行一时,不分贵贱、不分官民皆得而戴之。
隋朝时,乌纱帽成了等级的标志,乌纱帽上的玉饰数量有严格的级别限制,一品官纱帽上的玉饰可以有九块,而六品之下的纱帽则不允许有任何玉饰。到了唐朝,乌纱帽更是摇身一变,身价倍增;据《唐书·舆服制》:“乌纱帽者,视朝及燕见宾客之服也。”《唐书》说得很清楚,乌纱帽是重要场合———官员们上朝和宴请宾客时所必须戴的,是正规场合礼仪所必需。在这一刻,乌纱帽完成了从灰姑娘到白天鹅的转变。
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之后,为防止大臣在朝廷之上交头接耳,就下了一道变态的诏书。命令所有的官员都要在乌纱帽两边各加一只尺余长的翅子,并装饰以不同的花纹以示官阶。这样,在朝堂之上,如果有人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成人高考试题及答案 .pdf VIP
- 2025高中信息技术课标.docx
- 2025年江苏省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带解析必背【含答案】.docx VIP
- 2025年森林防火道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DB11T383-2024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pptx VIP
- 毛里求斯共和国TheRepublicofMauritus.PDF VIP
-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版)读写教程1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 活出你想要的亲密关系读书札记.docx VIP
-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套试卷.doc VIP
-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地理学科试卷(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