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朱德的扁担教案设计_2.docVIP

2017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朱德的扁担教案设计_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朱德的扁担教案设计_2

《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 一、1、了解故事背景,理解有关词语 1、江西有一个地方叫“井冈山,那里群山环绕,一座座高山连绵起伏。(简笔画) 1927年,毛泽东在这里建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叫井冈山根据地。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也来到了井冈山,这两支队伍会合在一起,出示图片,胜利——会师。这时队伍壮大了,多么让人高兴啊!哪个小朋友来读读这个词语, 不久建立了红军。 2、3、4、敌人可狡猾了,他们把兵力分布在山下哪些的地方呢?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想你从课文中的哪个词语读懂的?(师板画,——读围攻) 5、是一条怎那么的挑粮路啊,请大家大声的读读第二自然段,找出相关的句子 二、研读挑粮的艰险,感悟人物形象 出示:从井冈山到茅坪。有五六十里路,山高路陡,非常难走。 ①五六十里:大约我们到苏州的路程,坐车也要一个小时,何况用两腿走路了,真远哪。——读好这个词语 ③那你们走过这么远的路了吗? ④是啊,这么远的路,而且还都是水泥路,柏油路,到那儿的话我们都要走一天。那朱德他们是走得我们这样的路吗?那是什么路?理解:山高路陡 (山路笔直,山路不平,还十分狭窄)——读好这个词语 ④红军走得就是这样的一条路,谁能把这么难走的路读好。 ⑤这么长的路,这样的山高路陡,红军还要翻过一座又一座山,这就是翻山越岭。看黑板上的简笔画。 (挑着这么沉的粮食,走在这么难走的路上,还这么轻松吗?谁来读好这个词。 ⑤⑥就是因为路太远了,所以每次挑粮战士们都要起早赶路,摸黑回家,多么辛苦呀。谁再来读读。 ⑦⑧⑨⑩为了能吃饱肚子,为了有力气敌人打仗,为了能粉碎敌人的阴谋,再难走的路,红军战士都不怕,心里装着别人,都把困难留给自己,多么崇高的精神啊,敌人想把我们红军战士困死,饿死,冻死,那是绝对不会成功的。我们连起来将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来读一读。 ?看来朱德同志和战士们的穿着没有什么两样,再看看他箩筐里——(课件出示:满满的一担粮食) A、从这满满的这个词中,你知道了什么? B、朱德同志挑着满满的一担粮食走在这样的山路上,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C、挑着这么满满的一担粮食,走那么长、那么难走的路,朱德为什么笑得还是那么灿烂,他想到了什么呢? D、你有本事给这幅图配上文字吗?书上第三自然段就有,你能找出来,并大声的读一读吗? 6、7、研读战士的想、劝、藏 1、读到这儿,老师想问一问,如果你是朱德身边的一个战士,看到朱德同志这样挑粮,会想些什么呢? 2、战士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出示:他们想,朱德同志工作那么忙,还要翻山越岭,累坏了怎么办? ① “那么忙”,当时朱德是一位军长,请你猜一猜,他要忙些什么?(研究军事地图,思考怎么指挥战斗,实地查看,常常战士们都睡了,但是朱德同志还在研究作战计划,有时整夜都不会合眼。)你觉得朱德怎么样? 3、是呀,作为军长,朱德比战士们更辛苦,他要做的事情真是太多了,尽管这样忙,他还要————翻山越岭去挑粮。 (指着板画) 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有五六十里路,山高路陡,非常难走,要是遇到刮风下雨,———————— (那就更艰难,常常走一步,滑两步,)但是朱德同时还要————翻山越岭去挑粮。这时你觉得朱德同志怎么样? 再指板画 离敌人这么近,随时可能遇到敌人的偷袭,随时有生命危险,尽管如此,朱德同志还要————翻山越岭去挑粮。你觉得此时的朱德同志又怎么样? 4、红军战士喜不喜欢这样的军长,为什么? 小朋友说的就是书上的一个词语——爱戴 5、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5、所以,战士们都劝朱德同志不要去挑粮了,你瞧,。朱德同志挑着粮食又向我们走来了,咱么去劝劝他吧? ? 6、你劝我劝大家劝,可朱德同志就是————不肯,有个同志想出了一个妙计,——大伙儿以为————(朱德没了扁担就不会再去挑粮了) 7、偷偷藏别人的东西,应该说是不礼貌的行为,在挑粮这件事情上你认为呢? ?8、这个办法灵不灵?从哪个词语告诉我们出乎战士们的意料之外。(不料) 8、是呀,当时朱德同志找不到自己的扁担了,让警卫员到老乡那儿买了一根碗口粗的毛竹,自己动手,连夜做起了扁担。他一边做,一边想, 他都想些什么呢?(战士能吃的苦,我——战士能受的累,我也——战士不怕_---我也—— 作为军长更要——) ? 为防止战士们再藏他的扁担,就在上面刻了朱德记3个大字。 从此朱德的扁担再也没有人敢偷了。 9、第二天一大早,挑粮的队伍出发了,朱德同志又出现在队伍中间, 11、大家见了————越发(引读) 从那以后,朱德的扁担的故事也传开了,战士们的干劲更足了,多次粉碎了敌人的围剿,使井冈山根据地一直屹立在罗霄山的中端。 三、、让我们再连起来好好的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2、现在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展厅中,保存着这一根普通而又珍贵的扁担,多了这么多年,当人们来到博物馆,看着这根扁担,会想到些什么呢? 3、让我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