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荒原》中时间观的嬗变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6 页
浅论《荒原》中时间观的嬗变
[摘 要]: 时间问题一直是现代主义文学家们探讨的热门话题,作为现代主义文学代表诗人,T.S.艾略特在对时间问题的探索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在《荒原》一诗中充分借鉴柏格森对“时间”的哲学阐述,大量展现心理时间“绵延”的特质和人类意识活动之间的关系。在荒原后半期,诗人为了追求绝对有序的人类秩序,在布拉德雷哲学观的影响下,他开始探寻自己的“秩序观”。本文从现代主义时间观的哲学基础、《荒原》文本中时间性的具体分析以及《荒原》末尾艾略特时间观的转变等方面着手,对《荒原》时间观的嬗变做较为详细之阐述。
[关键词]: 艾略特 《荒原》 时间观 秩序观
目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166948762 引言 PAGEREF _Toc166948762 \h 4
HYPERLINK \l _Toc166948763 一、最初的接受——《荒原》中自我意识与柏格森的“绵延”观 PAGEREF _Toc166948763 \h 4
HYPERLINK \l _Toc166948764 1、自我意识与现代主义文学 PAGEREF _Toc166948764 \h 4
HYPERLINK \l _Toc166948765 2、柏格森对时间性的哲学阐释 PAGEREF _Toc166948765 \h 5
HYPERLINK \l _Toc166948766 3、“心理时间”的现代意义 PAGEREF _Toc166948766 \h 6
HYPERLINK \l _Toc166948767 二、具体实践——心理时间在《荒原》中的具体运用 PAGEREF _Toc166948767 \h 6
HYPERLINK \l _Toc166948768 1、对当下状态的回避 PAGEREF _Toc166948768 \h 6
HYPERLINK \l _Toc166948769 2、意识流式的“绵延”状态 PAGEREF _Toc166948769 \h 8
HYPERLINK \l _Toc166948770 3、包含在过去的未来中的“现在” PAGEREF _Toc166948770 \h 10
HYPERLINK \l _Toc166948771 三、更高的追求——重建秩序的要求与时间观念的转变 PAGEREF _Toc166948771 \h 11
HYPERLINK \l _Toc166948772 1、新的追寻 PAGEREF _Toc166948772 \h 11
HYPERLINK \l _Toc166948773 2、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升华 PAGEREF _Toc166948773 \h 11
HYPERLINK \l _Toc166948774 结论 PAGEREF _Toc166948774 \h 13
HYPERLINK \l _Toc166948775 参考文献: PAGEREF _Toc166948775 \h 15
引言
T.S.艾略特的《荒原》在西方文学史上的地位很高,被誉为是现代诗的里程碑。究其久负盛名的原因,除了表达了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国家人民心中普遍的精神荒原意向、与传统诗歌迥然不同的表现手法、意蕴丰富隐晦的用典等等原因之外,更重要的是它充分体现了艾略特对“时间性”这一问题的哲思。前人在评论艾略特对时间的思索时多将注意力集中在他最后创作的一篇长诗《四个四重奏》上,对《荒原》中“时间性”的思考较少深入关注。的确,《四个四重奏》是艾略特对于时间思考的集大成之作,但笔者认为,对“时间”的思索贯穿艾略特创作始终,并且,以《J.阿尔弗莱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为代表的早期创作,已经体现出对现代性时间观的思考,以《荒原》为代表的成熟期创作,对时间的思考深受现代哲学大师柏格森“绵延”说之影响,尤其是“葬仪”、“棋戏”和“火诫”三节。但在借鉴柏氏哲学观的同时,艾略特开始了自己对“秩序”的理解和追求:他的秩序观“以时间为基点,力求重建秩序,达到绝对平衡。”[1] 江玉娇:《探讨T.S.艾略特的‘秩序’理论》,外国文学评论2002年第3期,第38页。这就是为什么在诗歌的后半部分,隐约体现出依靠宗教拯救人类心灵荒原的思想。但这时他的诗歌中多种宗教意像交替出现,说明他对于宗教还举棋不定。即便如此,他的时间观也已经与柏格森产生了分歧,柏格森的时间观基点在于“自我”
[1] 江玉娇:《探讨T.S.艾略特的‘秩序’理论》,外国文学评论2002年第3期,第38页。
一、最初的接受——《荒原》中自我意识与柏格森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湖州区城房屋拆迁管理实施办法.docx
- 吉林农业大学影视欣赏.ppt
- 手工达人不独活之袜子娃娃.ppt
- 联合国人居署第二轮可持续发展城计划中国推广项目试点城遴选.pdf
- 手机商城折页11.2.ppt
- 环保阻燃整理剂洗可穿抗皱整理剂热感保暖整理剂针织品防螨虫剂甲壳素.docx
- 环境风险管理体系来自美国启示.docx
- 高一成绩下降原因分析.doc
- 疏导《早恋》情结.ppt
- 高中考试内容(2).docx
- 网络服务器配置与应用(第4版)课件第15章将Intranet连入Internet.ppt
- 浅谈2018年深圳马峦山户外活动内容.docx
- 【2013日照一模】山东日照2013学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英语Word版含答案.doc
- 微电子实习设计任务书(测控12勿外传).doc
- 旅游地理学考题.doc
- 【处世宝典】50种常见尴尬状况巧妙处理方法.pptx
- 【考点训练】第20章数据分析20.2数据波动极差-1.doc
- 【考前30天绝密资料】2012年高考前30天三轮专题提分必练绝密之一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课标理科专用).doc
- 围棋基础拓展1.pptx
- 〔欧洲经济共同体〕关于造成人身伤害与死亡产品责任欧洲公约.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