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5 -
PAGE 14
五年拼搏奋进 沿滩乘势腾飞
——沿滩区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回眸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当五年奋进的光阴弹指而过时,我们欣喜地看到,沿滩速度、沿滩工业集中区、沿滩新城、新农村示范建设……一个个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沿滩这片热土上破茧而出。
回首沿滩区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全区人民曾面对个私园区托管后探寻发展路径的无比艰辛,曾探索应对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和转型期社会矛盾凸显带来的严峻挑战,也曾经历雨雪冰冻天气和“5·12”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重大考验。面对种种困难,区委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抓推进、促落实、求发展,齐心协力向着既定目标扬帆远航,向全区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对区县综合目标考核中荣获第一名。
工业集中区异军突起,两年内基本形成2平方公里承载能力,创造了神奇的“沿滩速度”。
新城建设高起点发展,2平方公里起步区建成,龙湖建成蓄水,山水园林特色初步显现,展示出一流的理想人居。
城区面貌焕然一新,建成区面积达11平方公里,比2006年翻一番,城镇化率提高7个百分点。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新农村示范建设取得新突破,黄市红旗、仙市箭口特色明显。
人民群众普得实惠,城乡环境明显改观,S305线城市化道路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建成,2009年11月,城市公交车开通运营,结束了沿滩近60年没有城市公交车的历史,实现了由农业区向城市区的历史跨越。
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全区民生投入14亿元,年均增长29.8%。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被评为“四川省教育工作先进县”。
民主法制不断进步,“平安沿滩、发展沿滩、活力沿滩、和谐沿滩”的总体格局基本形成。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全区呈现政通人和、风清气正的大好局面。
这五年,是爬坡上行、负重前进的五年;
这五年,是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五年;
这五年,是攻坚克难、团结奋进的五年;
这五年,是惠民利民、社会和谐的五年。
奋发进取
沿滩发展充满活力
五年来,面对落后的现实,面对发展中的一个个困难,全区干部群众负重自强、迎难而上,经济社会发展稳步攀升。
2011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1亿元(涉及2011年全年指标均为预计数,下同),年均增长16.3%,比2006年翻一番;地方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208万元,年均增长24.4%,比2006年翻一番;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45亿元,年均增长36.7%,比2006年翻两番;累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46亿元,是上一个五年的6.2倍。三次产业由25.5:45.6:28.9调整为15.2:63.7:21.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762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844元;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实现应保尽保,保障性住房建设完成4.8万平方米,解决了640户困难群众住房问题;饮水安全工程扎实推进,解决了8.9万人饮水安全问题。上学难、就医难、就业难等民生问题逐步解决,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农民集中居住区快速发展,建成农民集中居住区14.2万平方米,实现集中居住880户。完成农村公路建设274公里,通乡通村率达100%。
工业强区
沿滩速度备受瞩目
全区坚持实施“工业强区”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环境,工业经济始终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超额完成工业经济各项发展目标。
五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大对运机公司、凯茨公司等骨干企业的培育和扶持,支持和引导全区食品、机械等传统工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和创新,实施企业技改项目52个,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等多形式合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形成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支柱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狠抓工业项目的储备、包装、推介等工作,工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建立县级领导干部联系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制度,落实《沿滩区工业发展资金试行办法》等优惠政策,坚决制止“三乱”,切实做到服务企业零距离、企业经营零干扰、规范管理零投诉。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投资兴业,累计引进项目145个,到位资金108亿元,为沿滩跨越发展增添了重要的支持力量;加大工业投入,为全区工业经济发展营造出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了工业经济强势快速增长。培育省市知名品牌5个,规模工业企业达75户。
积极顺应全市工业空间布局规划调整,全力配合实施板仓工业园整合,2009年5月,工业集中区建设在艰难中起步,以超常的力度和速度扎实推进,完成投资4亿元,基本形成2平方公里承载能力。引进项目24个,其中工业企业19户,预计总投资约20亿元,建成投产后将实现年产值41亿元以上,利税2.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6800个。目前,已开工企业11户,实现企业投资11亿元,建成投产企业7户,产值3.5亿元,实现了“一年起好步、两年开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