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功能测试规程》编制说明.PDF

《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功能测试规程》编制说明.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功能测试规程》编制说明.PDF

《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功能测试规程》 编制说明 一、 编制背景 2018 年4月 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 《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以下简称《管理规范》),对 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申请、审核、管理以及测试主体、测试驾驶人和测 试车辆要求等进行规范。 按照《管理规范》,测试车辆应在封闭道路、场地等特定区域进行充 分的实车测试,由国家或省市认可的从事汽车相关业务的第三方检测机构 对其自动驾驶功能进行检测验证、确认其具备进行道路测试的条件,方可 申请进行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还提出了 14项智能网联汽车自 动驾驶功能检测项目。 目前,国内已有十余个省市级地方政府依据《管理规范》制定实施了 相关实施细则,部分地方开始发放测试牌照。但从整体来看,各地方对自 动驾驶功能测试项目的场景设置、测试规程及功能要求等繁简、难易程度 差别较大,给测试主体多地开展自动驾驶测试造成了一定障碍,迫切需要 对应《管理规范》规定的自动驾驶功能制定出台统一的测试场景、测试规 程及通过条件,用于指导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自动驾驶功能检测验证。 二、 编制过程 为配合和支撑《管理规范》所列自动驾驶功能检测项目的规范开展,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智能网联汽 车分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汽标委智能网联汽车分标委”)受工业和信 息化部装备司委托,牵头组织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汽车 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信息 通信研究院等相关组织、机构和骨干企业成立《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功 能测试规程》(以下简称《测试规程》)编制组,开展《测试规程》的研究 与编写工作。 2018 年 3 月 15 日,《测试规程》编制组在北京成立并举行了第一次 讨论会,就《测试规程》编制的原则、整体思路等内容等进行初步探讨和 研究。 2018 年 4 月 13 日,《测试规程》编制组在天津召开第二次讨论会, 研究确定了总体思路、重点内容、工作计划及分工。 2018 年4月 19日至20日,《测试规程》编制组在天津召开第三次讨 论会,对各单位提交的《测试规程》建议方案进行汇总,就各检测项目对 应测试场景达成共识,协商形成了《测试规程》草案。 2018 年 4 月 25 日,《测试规程》编制组在天津召开扩大会议,邀请 汽车、通讯、电子等相关行业机构和骨干企业与会,介绍汇报《测试规程》 草案,听取各方对各检测项目对应测试场景、测试条件和试验参数的意见 和建议。 2018 年4月 27日至28日,《测试规程》编制组在天津召开第四次讨 论会,根据扩大会议各方所提意见,对《测试规程》做进一步修改、完善。 2018 年 5-7 月,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汽标委智能网联 汽车分标委秘书处就《测试规程》主要内容与公安、交通等相关行业研究 进行了积极的沟通和交流,根据其意见建议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最终方案。 三、 主要思路与基本原则 作为支撑《管理规范》有关自动驾驶功能检测、保障自动驾驶测试安 全的配套文件,《测试规程》坚持以保障自动驾驶道路测试安全为底线, 兼顾不同技术路线、车辆类型,确保测试场景的典型性、代表性和操作规 程的可行性、合理性,提出了各检测项目对应测试场景、测试规程及通过 条件。 1. 以保障自动驾驶测试的安全为底线 坚持安全底线原则,对自动驾驶功能各检测项目可能涉及的基本场景 做出规定,降低自动驾驶公共道路测试过程的风险,保障测试车辆及其它 道路使用者的安全。 2. 兼顾智能化和网联化两条技术路线 坚持功能和性能导向原则,以整车自动驾驶功能评价为核心,提出适 用于智能化和网联化的测试规程;要求测试主体事先声明所采用的技术路 线,根据其技术路线开展测试验证。对采用网联技术实现或辅助实现自动 驾驶功能的测试车辆,需额外进行网联通讯测试项目验证。 3. 考虑乘用车和商用车测试场景差别 综合考虑乘用

文档评论(0)

zcbs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