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澎湖養殖漁業發展之研究 教案設計者—澎湖海事宋慧君 課程結構 澎湖養殖漁業發展契機 澎湖因為觀光產業興起休閒體驗風,和世界性環保養生概念的需求增加 發展栽培漁業,成為漁業轉型的契機 澎湖傳統漁業的沒落與轉型? 澎湖傳統漁業(主要經濟產業),一直到民國六十~七十年代,均呈現穩定成長狀態 傳統漁業沒落? 1.有效率的積極漁撈作業魚獲量提高 2.近海漁業資源枯竭 3.人口外流嚴重 4.老舊漁船收購等漁業政策 傳統產業轉型? 1.漁船數和漁業人口減少 2.水產養殖業與結合觀光興起休閒漁業的需求 澎湖漁業生產條件 1.自然環境條件 海底地形及底質、海流、波浪、潮汐、水質、浮游生物 2.社會因子 漁港設施、沿近海漁業資源培育 (1)海底地形、底質 澎湖內灣海域因海流較緩,水體置換較少,因此海底泥沙淤積,坡度平緩,深度不深。 澎湖群島沿岸及內灣附近海底的底質分布因地勢不同加上強勁的潮流與洋流的影響。 台灣海峽海域水深圖 澎湖內灣海域 坡度平緩,深度不深 內灣水深多在15公尺以內,最深可達25公尺 澎湖近海海底底質圖 受地勢、強勁潮流及洋流影響。 (2)海流 海流的季節變化會影響仔魚的漂流方向及散布範圍,而海流水溫不同會影響成魚的分布。 澎湖在冷暖海流的交匯下,產生了大量的浮游生物,因此使得大量的魚類得以在此生存。 中國沿岸流—一月 黑潮支流—七月 南中國海季風流—七月 台灣冬夏海流變化圖 (3)波浪 波浪是影響海面養殖漁業的重要因素之一。 冬季--東北季風盛行,常可見3~5公尺高的海浪,船集航行困難。 夏季--海面較為平靜,但西南氣流強盛,或颱風來時,亦常引起大浪。夏季多颱風,引起的巨浪更達7公尺以上,是促使海岸後退的主要力量。 澎湖內灣頗多天然屏障,受波浪的傷害較輕,故此區的海面養殖漁業較為發達。 澎湖海域波高分佈表 (4)潮汐 澎湖地區為半日潮,每日高低潮各兩次。 潮汐水流方向 漲潮時潮流向北流,退潮時流向南。 在澎湖內灣的潮汐現象及海流的流向,受灣內地形及中正、永安二橋橋下水位變化影響而異。 (5)水質 水中營養鹽多寡與基礎生產力有直接的關係,基礎生產力又與非投餌性水產養殖生物(如牡蠣、紫菜..等)的養殖效果密切相關。 (6)浮游生物 漁場優劣標示的依據 海域中生物生產的指標 根據調查顯示: 1.動物性浮游生物?澎南海域平均生物量稍高於內灣海域。且各海域在3、4月均出現最高的仔稚魚量,顯示此時期內各海域均為魚類主要繁殖季節。 2.植物性浮游生物?澎湖縣內灣及本島外圍沿岸海域,以矽藻及藍綠藻為主,而澎湖本島沿岸海域外圍之浮游生物平均含量有較高之趨勢。 (1)漁港設施 至目前為止,澎湖縣共有漁港69處,約佔臺灣地區漁港總數(231處漁港)的30%。密度之高居全省首位,這種現象顯示出澎湖縣的漁業地位。 目前因漁業資源枯竭,漁業從業人數減少,故致使許多的小型漁港喪失了其原有的漁業功能。 如何將漁港設施在不影響漁業的情況下,與觀光產業相結合,是澎湖縣漁港規劃的重點。 澎湖縣漁港位置分布圖 澎湖縣漁業三大特色: 1.全縣一半以上居民依賴漁業為生(以前) 2.擁有全省數量最多的動力漁船 3.擁有全省最多的漁港及船澳數 目前約有69處漁港 (2)沿近海漁業資源培育 澎湖漁業以沿近海為主,因長期捕撈,使得沿近海的漁業資源迅速枯竭。因此,海域漁業資源的培育(養殖漁業)是未來漁業發展的重要關鍵 目前澎湖漁業資源培育措施可分: 1.人工魚礁投放 2.設置漁業資源保育區 3.水產種苗繁殖技術投入 澎湖縣漁業生產結構分析 1.漁業勞動力趨勢 2.漁業生產結構變遷 澎湖縣一級~三級職業結構 澎湖縣第一級產業人口結構表 澎湖縣85年~93年第一級產業人口結構 澎湖縣歷年漁業從業人數變化 94年澎湖縣各市鄉漁業戶數及人口數總覽 漁業生產結構變遷-1 澎湖縣漁業生產分為三大部門:近海漁業、沿岸漁業、及海面養殖。 60年代以前的初期,以沿近海漁業為主, 60、70年代之後,漁業重點逐漸轉向養殖漁業 沿近海漁業生產已到瓶頸階段: 1. 近海漁業?資源減少與漁船限建的限制下難以持續發展 2. 沿岸漁業?僅能維持4千公噸的水準 漁業生產結構變遷-2 臺灣沿岸漁業產量雖不多,但漁獲鮮度良好,保有量少價高的特性。 澎湖縣漁獲價格:沿岸漁業<近海漁業 漁業產量:近海漁業 (63%) ?沿岸漁業(21.1%) ?養殖業(15.9%) 漁業產值:近海漁業(57.5%) ?養殖業(23.9%) ?沿岸漁業(21.4%) 澎湖縣養殖業發展的誘因: 單位漁產價值:養殖漁業?近海漁業?沿岸漁業 澎湖海洋資源分布 漁業資源 魚類:澎湖海域的魚種至少有145科、713種。 甲殼類:具經濟價值者主要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