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文學史三大驅力與六朝「詩賦合流」現象
第一節、觴酌流行,仰而賦詩
——外緣氛圍的驅動力
近來研究者在處理六朝詩、賦之間特殊的關係與現象,往往特別聲明:其研
究目的與範疇並不涉及外緣問題,僅就文體之間的內部聯繫性進行討論。這一點
我們可以由蘇怡如《魏至西晉賦之「詩化」現象研究》緒論中的宣稱證實:
本文所用「詩化」一詞主要以抒情化為基本內涵。辭賦之所以漸趨抒情化之
原因可從多方面加以考察,詩體所發生的影響只是其中一端而非全部原因,
但本文的論述主要從詩體的影響方面加以考察,而較少從文學風尚及社會因
1
素等方面立論。
就筆者所見,討論「詩賦合流」此一相關議題,除了高師莉芬〈六朝詩賦合流現
2討論到貴遊、酬唱與應詔所隨之帶來的語言功能問題之外,
象之一的考察〉中,
較少看到從外在環境著手討論六朝「詩賦合流」現象的專論。六朝之時代感所凝
鍊而成的特殊性、異質性,以及與詩賦兩大文類在互滲與限制區隔之間的密切關
係,這是絕對不容忽略的,相信研究者們特作上述之聲明,同樣考量到此點。然
而研究者又往往刻意迴避這個相當重要、應該可以與文類內部驅動力、強力作家
的特殊性這另外的兩大因素,各領風騷、分庭抗禮的重要核心元素,又是什麼原
因呢 ?
首先本節嘗試替迴避此點的研究者,尋求一個詮釋的蹊徑。當我們處理外緣
問題的時候,首先勢必遭遇到第一個問題,就是「還原現場/事實」的問題。作
為文學研究者,我們並不擅長於細膩地針對當時的風俗、歷史、社會現況、政治
局勢、經濟發展、以及一般下層階級普世信仰、文化與價值觀進行考察,甚至這
對於歷史學者、考古學者與人類學者而言同樣屬於相當幽微,而需要具備專業學
養的研究領域。3於是我們如果考察的對象,勢必不可忽略其外在環境、作家的
1 此段已於首章徵引,此處再次徵引以求與本章之處理方式配合之。蘇怡如,《魏至西晉賦之「詩
化」現象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22 頁。
2 高莉芬,〈六朝詩賦合流現象之一考察——賦語言功能之轉變〉,收錄《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
研討會論文集》, 1996 ‧12 ,187~205 頁。
3 近年來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首創於 1956 年,一開始針對歐洲、白人、男性所建構出的大
傳統(grand-tradition)進行質疑。係指針對小傳統、少數族群、邊緣團體的書寫、藝術、文化場域
112
生平境遇之時,我們只能被迫地去使用一些二手的、已經經過後世史家主觀的整
理之後的、具備所謂的 「大論述」(grand-narrive)4 色彩的資料用以佐證。並且在
有限的、滲透主觀色彩的這些資料叢林之中,試圖讓研究路徑自然清晰、嘗試讓
研究對象對號入座。這也就是早期的論文,在討論一詩人詩也好、一思想家之著
述也好,第一章必定是社會背景與該作者之生平介紹。然後藉著這些殘缺不全、
或有斷爛的資料加以佐證,在沒有標記日期的詩作之中,去揣想哪一首詩為作者
被貶至何地之作、哪一篇文章屬於作者在幾歲遭遇何事而興發創作。這樣的研究
方式與詮釋學中所謂的「前理解」(pre-understand)非常近似,即是研究者早就帶
著一種認定,而去使作品、以及作品所欲表達的思想意涵,粗暴地去附會作家的
生平際遇、大時代的環境背景、並理所當然的視這些大傳統為驅動文學史的動力
因素。
如果再加上研究者所採用的史觀,充滿了歷史學者後設的、偏私而主觀的論
斷時,這樣的外緣研究就顯得危殆而缺乏可信度。舉例而言,我們皆知貴遊活動
是六朝文人的重要活動之一,許多作品配合之而生。然而如果我們認定當時所有
作品皆是遊戲之作、都是酒酣耳熱的情況下,受到神秘力量影響而創作賦誦,是
否就以偏概全?如我們都會套語般的說,六朝士人遭受到政局板蕩、朝不保夕,
所以或者是登臨遊覽寄情山水、或者就詩必柱下賦歸漆園,但是如果我們就此認
定六朝中每個階段,所有作家都必然處於這樣的一個危懼感、存有於短暫生命的
剎那之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