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坑钢板桩支护方案(12m深)
一跨汾河三线特大桥承台基坑开挖及基坑支护方案
PAGE
中铁六局太原铁路枢纽西南环项目部
目 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 一、工程概况及编制说明 PAGEREF _Toc \h 1
HYPERLINK \l _Toc 二、编制依据 PAGEREF _Toc \h 1
HYPERLINK \l _Toc 三、工程地质条件 PAGEREF _Toc \h 2
HYPERLINK \l _Toc 四、施工组织机构 PAGEREF _Toc \h 2
HYPERLINK \l _Toc 1、岗位人员配备情况 PAGEREF _Toc \h 2
HYPERLINK \l _Toc 2、组织机构图 PAGEREF _Toc \h 3
HYPERLINK \l _Toc 五、施工方案 PAGEREF _Toc \h 4
HYPERLINK \l _Toc 1、基坑开挖 PAGEREF _Toc \h 4
HYPERLINK \l _Toc 2、基坑降水排水 PAGEREF _Toc \h 5
HYPERLINK \l _Toc 3、钢板桩施工 PAGEREF _Toc \h 5
HYPERLINK \l _Toc 4、钢板桩检算书 PAGEREF _Toc \h 6
HYPERLINK \l _Toc 5、应急措施 PAGEREF _Toc \h 7
HYPERLINK \l _Toc 6、主要投入机具及材料 PAGEREF _Toc \h 8
HYPERLINK \l _Toc 六、 施工工期 PAGEREF _Toc \h 9
HYPERLINK \l _Toc 七、质量保证措施 PAGEREF _Toc \h 9
HYPERLINK \l _Toc 八、安全施工措施 PAGEREF _Toc \h 10
HYPERLINK \l _Toc 九、文明施工措施 PAGEREF _Toc \h 11
中铁六局太原铁路枢纽西南环线项目部 PAGE 11
基坑开挖及支护方案
一、工程概况及编制说明
该桥为跨越汾河而设,位于下兰村与柴村之间,平行于既有太古岚桥南侧,两桥顺桥方向桥轴线间距为29.6米,新建桥中心里程为TLDK5+305.42,桥长1067.54。为三线桥,由南至北分别为西南环左线、太岚线、预留太岚二线。该桥孔跨布置比既有太古岚线桥适当延孔,其中小里程侧比既有太古岚桥延孔3-32m+1-20m+2-32m+1-24m,大里程延孔3-32m。
本桥承台设计尺寸为顺桥方向宽9.1m,横桥方向长度为15.9m,承台厚度为2.5m,加台厚度为2.0m。除17#~19#墩埋深较深外,其余承台埋深均不大。即17#~19#墩承台基坑开挖深度在8.6m~9.4m之间,其余承台基坑开挖深度均在6.0m以内。
由于承台基坑开挖深度及地质情况不好,按照开挖坡度要求放样,上口开挖边线离既有桥基础不足3m,且去太原工务段、路局档案室、设计院对既有桥资料了解,三方全无既有桥基础资料,对既有桥基础结构不明确。故基坑开挖为挡护既有太古岚桥基础外侧原表土塌陷,防止土体逐渐坍塌造成既有桥基础外漏,影响既有有桥承载力,故设置木桩、钢板桩支护调整开挖边坡,以达到围护挡土的目的,保证基坑安全,从而消除放坡开挖对北侧既有太古岚桥基础的影响。
二、编制依据
1、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提供的一跨汾河三线特大桥工程施工图。
2、《现行铁路工程建设标准规范目录》文件中相关的规范、标准、规程、规则。
3、现场各种资源、环境的调查资料。
4、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管理水平及相关工法。
5、本企业可投入本工程的施工队伍,机械装备情况。
6、施工现场调查资料及本单位相关工程施工经验及施工管理水平、施工能力等。
三、工程地质条件
1、本桥全部位于第四系坡、冲、洪积地层上,厚度达200m以上沿线桥梁均位于汾河河谷平原上,地质主要构成层为杂填土、新黄土、中砂、粉砂、中粗砂、细圆砾土等构成。
2、地震:该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а=0.20g、反应谱周期Tg=0.4s,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
3、该桥所处地区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洪积地层潜水水位埋藏较深,且深度变化较大,地下水埋深6.9~39.9m,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新黄土、粉土、砂类土、碎石类土等地层中。冲积地层地下水位埋藏较浅,地下水埋深0.7~11.0m,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粉土、砂类土等地层中。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体入渗补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