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制度与婚姻家庭法.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婚姻家庭制度与婚姻家庭法

婚姻家庭继承法 1.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两性关系是怎样的? 2.为什么人们总习惯说“男娶女嫁”? 3.家庭成员的范围如何? 4.兄弟姐妹是直系血亲还是旁系血亲? 5.结婚应具备什么条件?办理手续时该带哪些证件? 6.只有异性男女才可以结婚吗?服刑犯人能否结婚? 7.什么是重婚?与同居、姘居有什么区别? 8.虐待和家庭暴力有什么区别 9.公公与儿媳,养父与养女能结婚吗? 10.婚约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能否反悔?反悔者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11.夫妻间哪些财产是共同的?哪些是个人的? 12.夫妻一方长期下落不明,另一方能否再婚? 13.离婚时财产怎么分?子女该判给谁?债务怎么清偿?另一方能否探望其子女? 14.对于一方有重婚、同居等婚外恋行为,另一方在起诉离婚时能否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15.不要求离婚,要求赔偿可以吗? 16.婚内是否存在强奸? 17.公民死亡后,哪些人享有继承遗产的权利? 18.媳妇、女婿能继承公婆、岳父母的遗产吗 19.遗产包括哪些?抚恤金、保险金、是遗产吗? 20.公民可以通过哪些形式立遗嘱?如果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怎么办? 第一章 婚姻家庭制度与婚姻家庭法 知识点:婚姻与家庭的概念,婚姻家庭制度的历史类型及特点,婚姻家庭法的概念、调整范围、古今立法情况 重点:原始社会的婚姻家庭制度,我国婚姻家庭立法情况 难点:婚姻家庭制度及立法的演变 第一节 婚姻家庭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3. 契约说 法国1791年《宪法》明确提出:法律视婚姻不过是民事契约。 4.伦理共同体说 黑格尔认为,婚姻的特质在于两个人以互爱互信为纽带,结合为一个伦理共同体,并且由于产生新的生命使之更加牢固。 5.当代 婚姻是男女双方以永久共同生活为目的,以夫妻的权利义务为内容的合法结合。 (二) 家庭的概念 家庭是指以婚姻、血缘和收养为纽带,以共同生活为目的而联结起来的亲属团体。 二、婚姻家庭制度的历史类型 (一)原始社会的婚姻家庭制度 1.“前婚姻社会” 没有后来的婚姻观念和婚姻禁忌,中国古人称为“男女杂游,不媒不聘”,按照恩格斯的说法是“每个女子属于每个男子,每个男子也属于每个女子”。 2.群婚制 又称集团婚制,是指一群男子和一群女子互为夫妻的婚姻形式。 和 “前婚姻社会”的根本区别是:两性关系受到一定范围的血缘关系的限制。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1)血缘群婚制 又称血缘婚,是指同辈分间的男女可以互为夫妻,排除直系血亲之间的两性通婚 。 (2)亚血缘群婚制 又称亚血缘婚、普那路亚婚或半血缘婚,是同辈分男女之间的集团婚,但排除同胞兄弟姐妹之间的通婚。 恩格斯:于是一群姐妹成为她们共同之夫的共同之妻,但她们的兄弟是除外的;另一方面,一群兄弟成为她们共同之妻的共同之夫,但他们的姐妹是除外的。 ——也即兄弟姐妹间存在严格的婚姻禁例。 3.对偶婚制 是指在母系氏族制度下,属于不同氏族的成对男女,在一定的时期内过着对偶式的同居生活。 有三个突出特点: 第一,这种对偶是以女方为本位的,男子跟从女子,即所谓“男从女居”。 第二,这种同居生活只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没有严格的约束,同居的关系可以由任何一方随时宣布解除。 第三,对偶之间是一种单纯的同居关系,他们之间没有共同的经济生活。 4.一夫一妻制 又称“个体婚制”或“单偶婚制”,是由一男一女结成稳定的配偶关系的婚姻家庭形式。 其产生经历了三个阶段: (1)父系血统的确认 (2)居住地的改变 (3)买卖婚的发生 (二)阶级社会的婚姻家庭制度 1.奴隶社会的婚姻家庭制度 (1)早期残存着原始社会的婚姻习俗,掠夺婚和包办婚盛行; (2)婚姻关系从属于宗法等级制度,奴隶主阶级实行公开的一夫多妻制,奴隶的婚姻由奴隶主随心所欲地支配; (3)在家庭关系方面,家长权、父权和夫权三位一体,妇女和子女依附家长,没有人身自由和财产权利。 2.封建社会的婚姻家庭制度 (1)包办强迫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我国封建婚姻的主要形式; (2)一夫多妻制。封建地主阶级实行一夫多妻制,其表现形式是一夫多妾。 (3)男尊女卑和夫权统治。封建礼法强调男尊女卑,要求女子遵守“三从四德”;已婚妇女必须服从丈夫的意志。 (4)家长专制,漠视子女利益。

文档评论(0)

haowendangq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