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植珠法反光布加工技术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 于范芹
【摘要】介绍了回归反射织物的用途,对植珠法反光布的加工工艺流程、结构和影响产品性能的加工工艺影响因素作了重点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回归反射 织物植珠法 影响加工工艺的因素
0.前言:
反光布作为安全功能性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交通、环卫、公安等特殊行业户外工作人员夜间作业的工作装。当其穿着和携带反光材料的人员在夜间工作或行走时,由于其回归反射的功能使驾驶员在远距离即可发现目标,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均有不同程度的夜间活动的时间,因此在其服装、鞋帽、包、雨具等加上反光布,可以提高自身的安全性。反光布提高安全性的程度以其反光强度衡量,反光强度越高,醒目效果越好,驾驶员发现目标的距离越远。因此,采用何种加工技术加工出反光强度高并满足穿着要求的反光布成为研究人员关注的问题,目前,反光布的制作方法有三种:涂珠法、植珠法、转移法。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加工路线及不同的化工原材料,其反光布的反光强度、手感、表观效果等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作为服装服饰用的安全功能性反光布除了要求具有较高的反光强度外,还必须保证穿着的要求如耐洗、耐磨、防水等。本文就植珠法反光布加工工艺技术作较详尽的讨论。
1.加工工艺:
1.1工艺流程:
植珠加工法是利用高压电产生强电场,使玻璃微珠带电而吸附于织物上的静电植珠方法:或将玻璃微珠均匀撒在涂有粘合剂的织物上的撒珠法;或通过玻璃微珠槽的粘珠法。工艺流程:
基布→前处理→施加反射层→涂粘合剂→植珠→后处理。
1.2植珠法反光布结构:
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a)、(b)所示:
植珠法反光布的表面和横断扫描电镜照片如图2所示:
图1结构示意图
图2扫描电镜照片
2.加工影响因素分析:
2.1基布的选择及其前处理的研究:
2.1.1基布的种类、规格及其制成的反光布的性能。
根据市场对反光布基布的使用要求,选用了纤维种类不同、纱支粗细不同,密度不同的三种织物作为基布进行了实验。基布的名称、规格及其布面风格列于表1中。
表1 不同基布的规格、风格比较
基布编号
基布名称
密度(根/10cm)
厚度(丝)
重量g/100cm2
纱支数s或d
布面风格
经
纬
经
纬
1
高密涤纶塔夫绸
436
298
8
0.64
68d
68d
布面紧密光洁平整
2
涤棉油平布
470
294
19
1.03
45s
45s
布面密致有纤维毛
3
纯棉中平布
262
218
26
1.3
20s
20s
纱支较粗孔较大布纹明显有纤维毛
织物是由经、纬纱线交织而成的,它们不可能象塑料膜那样平滑、无孔、即使像用化纤长丝制造的高密塔夫绸这种又紧密又平滑的织物,也存在有布孔和凹凸不平的问题,只不过是凹凸不平的程度较小而已。因此,基布处理使原有基布的经纬交织的凹凸、布孔以及伸出织物表面的纤维毛减小或减少,提高布面的平滑度。从而减少漫反射提高产品的反光强度、同时增加基材与后续材料的粘接性;此外,经过处理的织物还可以有效地防止涂层加工中的渗漏浆液现象,使基布与反射层的粘合性能得到改善,成品的耐摩擦及耐洗涤性能大大提高。不同基布采用不同的处理工艺(0-未处理、A、B、C、D),其制作的反光布性能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
(1)经处理后的基布制作的反光布,外观均匀、细腻,疵点少,微珠呈现水平排布;反光布上反光膜层的成膜性和坚牢度增强了,微珠耐洗牢度提高了,皮膜与基布的抗剥离性解决了,对表面粗糙的基布制作的反光布明显提高了R’值。
表2基布处理对制作的反光布性能的影响
实验编号
基布编号
工艺编号
反光布性能
厚度
重量
R’
外观
洗涤10次
R10’
R保留%
剥离
1
1
0
15.5
2.119
194
均匀
173
89
剥离
2
1
A
16.3
2.830
205
均匀
177
86
未剥离
3
1
B
17.5
2.544
195
均匀
197
101
剥离
4
1
C
15.8
2.356
192
均匀
175
91
剥离
5
1
D
17.5
2.544
191
均匀
193
102
剥离
6
2
0
24.2
2.836
190
雪花点
175
92
未剥离
7
2
A
27.3
3.130
180
均匀
185
103
未剥离
8
2
B
26.0
3.112
188
均匀
177
94
未剥离
9
2
C
22.8
2.800
199
均匀
188
94
未剥离
10
2
D
24.3
2.980
193
均匀
184
95
未剥离
11
3
0
29.1
3.208
198
雪花点
183
92
未剥离
12
3
A
30.1
3.182
185
均匀
119
64
未剥离
13
3
B
31.6
3.480
207
均匀
189
91
未剥离
14
3
C
27.5
3.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