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医药生物技术产业现状.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加坡医药生物技术产业现状

新加坡医药生物技术产业现状 作者:孟胜利 ?? 时间:2009-08-11 17:02:15??来源:??生物技术世界??浏览次数?973次?? HYPERLINK /comments/list/id/17316 浏览评论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端、马六甲海峡出入口,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相邻,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它由新加坡岛及附近63个小岛组成,面积699.4平方公里,其中新加坡岛占全国面积的88.5%。新加坡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年高温多雨。2008年新加坡有483.94万人,其中新加坡国籍共计364.27万人,华人占76.7%、马来人占13.9%、印度人占7.9%、其他种族1.5%。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为官方语言。 20世纪60年代开始,亚洲的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推行出口导向型战略,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在短时间内实现经济腾飞,被誉为“亚洲四小龙”。2006年,新加坡制造业占整个国民经济的27.7%,它们包括微电子加工、石油冶炼、化工、机械加工和生物制药。2008年新加坡GDP约为1819.212亿美元。新加坡法制健全,政府公正透明、廉洁高效,因此有上千家跨国公司在新加坡设置分支机构。 上世纪80年代新加坡就开始致力于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90年代初,经济发展局(EDB)成立生物技术投资风险基金,开始关注生物医药业并向其投资。伴随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和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加之20年的研究积累,为发展生物医药业提供了前提条件。到2000年,前期准备就绪,新加坡决定将生物医药业作为战略产业,予以重点扶持和优先发展,政府宣布将逐渐从高度依赖电子制造业向生物医药转移,目标是将新加坡变为整个亚洲生物产业的中心,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临床试验,产品开发和制造。生物科技是新加坡致力成为技术强国而发起的第二轮冲击。 新加坡生物制药企业 早在1972年,葛兰素史克在新加坡投资其抗生素计划,开展了大量的商业技术合作。2004年,葛兰素史克生物制剂部又在新加坡大士生物医药园投资3亿美元建设8.8英亩的新疫苗生产基地。而如今全球排名前10名的制药公司有7家在新加坡落户,如辉瑞、葛兰素史克、赛诺菲-安万特、诺华、默克、礼来和先灵葆雅(图1)。其中辉瑞、礼来和诺华三家设有研发中心,还有一些知名企业设立了药物临床实验项目。 ? 表1 新加坡知名的生物制药公司 公司 母公司的国家 Glaxo Wellcome Manufacturing Pte Ltd. 葛兰素史克(新加坡) 英国 Merck Sharp and Dohme Asia Pacific Services Pte Ltd 美国 Beecham Pharmaceuticals (PTE) Ltd 比切姆制药公司 英国 DSM Nutritional Products Asia Pacific Pte. Ltd 荷兰 JMS Singapore Pte Ltd 日本 Becton Dickinson Medical (S) Pte Ltd 美国 目前新加坡有超过40家生物制药公司,4000多名从业人员(表1)。1980年新加坡目有24家生物技术公司,2148名从业人员,而2008年有100多家生物技术公司,10000多人从事生物技术产业。 从2000年起至少有25家外国生物技术公司在新加坡建立研发机构,这些知名公司包括:美国应用生物系统公司、美国BD 公司、西门子医疗装备集团等。 新加坡也与麻省理工学院合组Singapore-MIT center for tissue biology,同时也于2002年与礼来合建Lilly Systems Biology Centre,投入1.4亿美元进行相关研究。2003年诺华在新加坡建立了致力于热带疾病的研究中心,主要研发用于治疗登革热、疟疾、结核病的药物,在2009年开始了第一个候选药物的临床试验。2007年,礼来公司追加投资1.5亿美元扩大新加坡系统生物研究。GlaxoSmithKline扩张了在新加坡的关注认知和神经变性疾病的药物研发中心,科研人员达60名。 新成立的生物技术公司 高质量研究、优惠的税收政策、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使新加坡成为制药和医疗设备公司的发展天堂。新加坡新成立的生物技术公司主要关注于生物药物的开发、医疗设备和生物信息(表2)。 表2 新加坡新成立的生物技术公司 公司 成立时间 领域 S*BIO 2000 抗癌药物 Merlion Pharmaceuticals 2002 协议开发、筛选药物、抗生素 Pro Therapuetics 2005 治疗性蛋白 Bio Sensors 2005 生物传感器 Merlin Medical 2002 医疗器械 ES Cell International 200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