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师大版科学《热空气》教学的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活动为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建构主义理论提出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所以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必须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科学,让学生通过亲历探究的体验和感受,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 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热空气》是北京市小学科学首师大版第二册教学内容,属于“变化的空气”单元。 本课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几个观察实验,让学生经历、感受多个热空气上升的现象,在不断的经历、感受过程中,逐渐认识,最后发现热空气会上升。第二部分是引导学生讨论人们是怎样利用热空气的性质的,使学生对人类广泛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有所了解,加深对热空气上升的认识。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课的施教年级是三年级,通过第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空气的性质已有了较多的了解,他们知道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空气是占据空间的。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要证明空气的存在必须借助一些材料来观察。对于热空气学生也不会是一无所知,有些学生见过悬挂在火焰上方的一些较轻的物体飘动的现象,还有些学生知道热气球要靠火加热才能飞上天空。但他们对热空气的认知只停留在单个的表象上,要上升到理性的科学概念,需要教师通过课上的指导,帮助学生从现象认识到本质。 三年级学生通过一学期的训练,具有初步的观察实验、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独立设计实验,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较弱,课上需要教师指导提示,帮助学生把探究的方向。 三.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 采用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下的抛锚式教学方法,抛锚式教学由这样几个环节组成: 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学习效果评价。 (一)、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发学生对空气受热后的变化进行思考。 教师点燃酒精灯,提出问题:老师正在用酒精灯给什么加热?火焰周围的空气会有什么变化? (二)、借助感官的观察,感受热空气的存在和流动,基于自己的感受对空气受热后的变化进行推测,也为学生设计实验作铺垫。 当学生说出火焰周围的空气会变热时,让学生用手感觉火焰周围的空气是不是变热了,是在什么地方感受到热的。当学生感受到火焰上方某个位置的空气变热时,可能会提出空气受热后会向上流动的猜想,进行实验时学生会在火焰上方感受到热的那个位置,放置布条和纸蛇。 (三)、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自主探究活动。 1、创设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所需的物质环境,包括有结构性的实验材料、记录单和PPT中的提示内容。 2、指导学生围绕本课的的主题进行讨论、交流。当学生提出猜想后,组织学生按照PPT中的提示进行讨论:“空气是看不到的,你们能用老师给你们提供的材料研究这个问题吗?想一想你想用哪种材料?怎样做实验?估计发生什么现象?学生完成实验后,教师组织学生利用实物投影进行小组间的交流,评价,帮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科学概念。 四.材料准备 (一).分组材料 酒精灯、湿布、火柴、弃物盒、纸蛇、塑料袋、卫生香、布条、记录单。 (二).教师用材料 1、实验提示用材料:纸蛇、塑料袋、卫生香、布条、记录单、PPT。 2、演示用材料:酒精灯、湿布、火柴、弃物盒、气球、支架、大塑料袋、自制走马灯。 教学目标设计 学习以下科学概念: 知道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 发展以下探究能力: 1.初步学会预测、观察实验、描述 、记录实验结果。 2.从实验结果中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具有实事求是、严谨踏实、与人合作和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 学习成果: 预计学生将能够: 描述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 学习成果评价: 层次1.不能了解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 层次2.能够描述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但不会应用热空气的性质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层次3.能够描述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能应用热空气的性质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资源 教师教学 学生探究 教学意图 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 猜想 学习新课 自主探究热空气的性质 仪器:酒精灯、湿布、火柴、弃物盒 1、点燃酒精灯,提问:“老师正在用酒精灯给什么加热?(空气)火焰周围的空气有什么变化? 2、追问:怎么知道空气是不是变热了? 3、提问:你们有什么感受?通过感受可以猜想空气变热后会怎样? 4、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热空气的问题(熄灭酒精灯)。 1、谈话:空气是看不到、摸不着的,怎么能知道受热的空气有什么变化? 你们能用老师给你们提 1、回答:给空气加热。 2、思考空气受热后的变化 4、学生用手感受火焰周围空气的变化,为了安全,提示学生自远而近、自上而下的观察。 5、汇报

文档评论(0)

189****614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