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博物馆历代包装.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茶文化博物馆历代包装

中国茶叶博物馆近代包装展览 ?????????????????????????????? 前言 ??? 包装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它体现了器物的艺术性。包装经历了由原始到文明,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而茶叶作为特殊的商品,茶叶包装也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样化的过程。茶叶包装可分为内包装和外包装,内包装主要是指茶叶的贮放器物,外包装主要是指茶叶罐以外的包装艺术,其内涵更加丰富,材料的运用也更加广泛。清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兴盛,特别是近代广告业的介入,茶叶外包装呈现绚丽多彩的面貌。透过这些五彩斑斓的茶叶包装广告,折射出中国近代茶业经济曾经的繁华和绚丽。 一、茶叶包装的历史 ?? 唐代茶主要分饼茶和末茶,茶末一般盛放于合中,而茶饼则直接以纸囊或绢类等细薄丝织品来包装。《茶经?四之器》中讲得十分明白:罗末以合贮之,以则置合中,意即饼茶经碾轮碾成茶末后过罗筛选,用茶则贮于合中存放。 ??? 宋代茶叶品种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片茶,又叫团饼茶。蔡襄《茶录》中提到:“茶宜箬叶而畏香药,喜温燥而忌湿冷。故收藏之家以箬叶封裹入焙中,两三日一次用火,焙如人体温。温则御湿润。若焙则茶焦不可食。”用箬叶包装茶饼然后放人茶焙中存放,是宋代茶叶的包装及储放方法。这种用箬叶包装茶叶的方法一直延续到现在,在云南一带包裹七子饼茶的材料还是采用当地生产的竹笋壳包装。 ??? 明代的饮茶方式演进成散茶瀹泡,这同茶叶加工方式转变有很大的关系,散茶的流行改变了茶具的形制,茶叶的包装也有了新的面貌。散茶较之团饼茶,特别容易受潮变质,因此对包装容器密封性的要求更高了。明代的茶叶瓶、茶叶罐渐多,茶叶罐的材质以紫砂及瓷器为主。还有用锡罐贮存茶叶的,锡罐的密封性较之紫砂罐更胜一筹。 二、清代及民国的茶叶包装 ??? 清代饮茶方式继承明代,以散茶冲泡为主,茶叶的内包装与明代没什么区别,不过到了清代中晚期,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茶叶的外包装开始强化,并在包装上出现了大量的广告宣传内容,商业意识增强。鸦片战争前后,我国茶叶对外贸易已趋发达,出口茶均要求精制装箱。茶箱上由画工专门画上花草等精美图案,以增加吸引力,画师因此成为外销茶厂中的一项专门工作。 ??? 而茶叶外销后,茶叶包装装潢问题严重,每每成为茶叶销售的阻力。有鉴于此,20世纪以来茶商努力改进茶叶包装。如参加1915年巴拿马博览会时,在原有方漆盒和玻璃瓶装茶的基础上,由泰丰公司制成半磅、一磅、二磅三种立体式扁匣装茶,由于茶商“精详装潢”,“又华丽实足代表华茶之特色”,因此远比用“粗呆木箱”或纸包茶效果好。无独有偶,1917年茶叶外销不振,但祁门模范种茶场所制祁门红茶,“装潢用镜面马口铁小箱”,在汉口市场引起轰动,中外官商争购作为馈送礼品”,从而“独得善价”。势力雄厚的上海汪裕泰茶号,辟有试茗雅室,专门陈列古色古香的各种茶具,“有铜制的、脱胎漆器的、黄杨木雕的、竹编的茶盒,贮以茶叶,以供出卖”。此番苦心,目的在利用人们的好奇心,在赏美器的同时达到推销茶叶的目的。 三、茶庄与广告 ?? 随着茶叶包装的改进,茶叶包装上的广告也逐渐丰富。 ?? 明末清初,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茶商形成了以地域、血缘为纽带的茶叶商帮。茶商在生产、销售等环节均使用字号牌。近代中国仅经销外销茶的茶叶字号就有数千家,加上内销茶商,其字号总数十分庞大。著名的商号有上百年历史,他们视字号如生命,把它们与信誉质量联系起来,这样原来仅代表店铺标志的招牌广告被赋予了全新的内容。???? ?? 有的茶商为体现“童叟无欺”和“取财有道”的思想,在出售的茶叶箱盒或纸包上打印上自己的字号标识。过去没有专门的纸箱纸袋,茶叶都是用店铺的包装纸进行包装,包装纸上往往印有本店的地址及广告词。而茶庄柜台伙计的基本功就是茶叶包装,茶叶要包的平整,有棱有角,包装纸上面的广告要恰好在茶叶包的正中间,两边要露出茶叶店铺的地址或者字号。 ?? 这种经营方式很有效果。如20世纪杭州最大的茶号翁隆盛,以经营龙井茶为主,进货认真,加工精细,贮藏得法,经营的产品货真价实。吸引众多远客购买。五口通商前,广东茶叶出口有著名的十三行把持,其中被称为怡和行的伍浩官(伍绍荣)名声最大,他在美国的影响卓著,只要是他的字号茶就能卖个好价钱。 四、报刊上的茶叶广告 ?? 报刊广告在晚清开始流行,其中历史最久的中文报纸《申报》,从一开始就刊登了大量茶叶市场行情、售茶信息、运输情况及推销茶机、茶叶的广告。上海著名的汪裕泰茶栈是较早在《申报》上刊登售茶广告的中国华商。其中一则广告内容为:汪裕泰茶号,自行剔选,优美茶叶,运销海外,名驰遐迩,总办事处上海金陵西路179号。该广告明确无误地告知了公司的地址。受其影响,民国期间利用报刊登广告的茶商逐渐增多。报纸广告影响大,传播迅速,效果明显,深得茶商重视。 五、茶园戏单 ??

文档评论(0)

rache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