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时间 地点 性质 统一 1927年4月 南京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 1928年底,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南京国民政府的旧址 后来,南京国民政府统一了全国,开始了国民党对中国的统治。 图为当时的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3.汪精卫召开“分共会议” 1927年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提出“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血腥口号,汪精卫完全抛弃了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公开反共,成为反革命的中心人物。国共合作完全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了。 想一想: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 北伐的目的是打到北洋军阀,统一中国。但是蒋介石的上台,只不过是旧军阀被打垮,又出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4.再次北伐和东北易帜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继续北伐。1928年6月,北伐军进至北京、天津一带。1928年底,张学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南京国民政府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课堂小结 国共第一次合作 黄埔军校建立 高潮——北伐战争 1926-1927 目的: 主要对象: 主要战场: 进军: 胜利进军原因: 失败: 标志:国民党右派发动反革命政变 失败原因: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927.4.18 广东 湖南湖北 江西 南京 福建 浙江 上海 国民革命 准备 1924-1927 随堂演练 1.国民党和共产党实现第一次合作的标志是( ) A.中共“一大”的召开 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黄埔军校的建立 D.北伐战争 2.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为北伐战争培养了大批军事骨干的学校是( ) A.京师大学堂??? B.抗日军政大学 C.云南讲武堂 D.黄埔军校 B D 3.北伐战争中的主要战场是在( ) A.湖南、湖北 B.江西、江苏 C.福建、浙江 D.广东、广西 4.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对象是( ) ①张作霖②袁世凯③孙传芳④吴佩孚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A C 5.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破裂的标志是( ) 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C.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D.国民党“一大”的召开说 6.国民革命失败的依据是( ) A.这次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B.帝国主义联合支持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 C.国民革命没有建立起统一的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D.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破裂 A A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第15课 北伐战争 八年级历史上册(RJ) 教学课件 新课导入 学习目标 1.了解北伐战争中工农运动的发展情况; 2.知道中共三大内容和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3.知道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 4.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 新课讲授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原因 孙中山: 革命主义未行,革命目的未达, 仅有民国之名,而无民国之实。 共产党: 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是首先考虑的对象。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实现 2.中共三大——政策 中共三大 时间 主要内容 1923年6月 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3.国民党一大——正式建立 中国国民党一大 时间 地点 主要内容 意义 1924年1月 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广州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新三民主义 强调反帝 一般平民享有 增加节制资本 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的发展 孙中山与代表步出国民党“一大”会场 4.创建黄埔军校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黄埔军校) 时间 地点 领导 历史功绩 1924年5月 广州黄埔 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为政治部主任 培养出大批的军事和政治人才 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孙中山(创建者) 蒋介石(校长) 周恩来(政治部主任) 黄埔军校开学典礼 黄埔军校从1924年5月至1927年7月,招收了六期学生共2万多人。黄埔军校为国共两党培养了一批著名将领和军事人才。 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教学课件.ppt
- 新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课件.ppt
- 新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课件2.pptx
- 新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2.pptx
- 新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青铜器和甲骨文》教学课件.ppt
- 新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ppt
- 新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课件.ppt
- 新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1.pptx
- 新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ppt
- 新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学课件.ppt
-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课件.ppt
-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学课件.ppt
-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8课《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课件.ppt
-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课件.ppt
-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ppt
-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课件.ppt
-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课件.ppt
-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教学课件.ppt
-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教学课件.ppt
-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学课件.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