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文摘》文章:富豪阶层的家规9
HYPERLINK /gj/kong/news/2007/04-25/924056.shtml \l # 【放大字体】? HYPERLINK /gj/kong/news/2007/04-25/924056.shtml \l # 【缩小字体】
《中华文摘》文章:富豪阶层的家规
2007年04月25日 20: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声明:刊用中国《中华文摘》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文/严睿 贺大卓
你的父母对你影响大的一句话、一件事是什么?你又在怎样影响着你的子女?每个人内心都有自己的答案。
虽然进入21世纪,即使是有着显赫背景的人家,也很难再将祖训一条一条地装订成册,要求后代子孙一字不差的背诵,但传承一直是中国家庭最看重的一件事情。
传承的是什么?是血脉、财富,更是秉性、精神,简单的说就是做人、做事的道理。
清朝名臣曾国藩就将持家教子归纳为“勤、孝、俭、仁、恒、谦”。100多年过去,那些在商场上叱咤风云的企业家们,现在又在演绎着怎样的关于家规的故事?
家规之一:独立人格
李嘉诚家规:教育孩子应该培养他们独立的意志品格,不能溺爱娇生惯养,这与有多少家财没有关系。
“您有两个儿子,我也有两个。您是怎么管理他们的?”在长江商学院组织的30多位内地企业家拜会李嘉诚的活动上,鼎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兵这样向李嘉诚发问。李嘉诚的回答是:“应该让孩子吃些苦,让他们知道穷人是怎么生活的。”
李嘉诚坚持认为,教育孩子应该培养他们独立的意志品格,不能溺爱娇生惯养,这与有多少家财没有关系。
所以当李泽钜、李泽楷两兄弟去美国斯坦福读书期间,李嘉诚只给他们最基本的生活费。有谁能想到,现在人称“小巨人”的李泽楷当年还曾经在麦当劳卖过汉堡,在高尔夫球场做过球童,甚至背高尔夫球棒时曾弄伤了肩胛骨,直至现在伤患还会时常发作。
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至今还记得,他13岁中学毕业的那一年,父亲带着他去大街上修鞋,忙的时候经常加班到凌晨两三点,早上五六点钟就要起床,当时的南存辉脸皮很薄,总觉得不好意思。
他向父亲提出想回到农村,即使在农村也可以很轻松,睡到晚上也就扣点工分。但父亲坚持不同意。在修鞋的那几年里,南存辉培养起了自己的竞争意识。他每天赚的钱都比同行多,因为他速度快,修鞋的质量也更可靠。
后来南存辉在21岁那年开始创业时,也正是修鞋时看中质量的观念,让他在低压电器开关闯出了一片天地。
2007年,南存辉在美国读书的儿子就要毕业了。每个假期儿子回温州,南存辉都要求儿子隐姓埋名,换上工作服到正泰公司的车间打工,和工人同吃同工作。
“千万不能因为自己赚了钱,就让儿子轻松地过活”,南存辉说父母给予孩子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聪明的脑袋,明亮的眼睛和勤劳的双手。
罗斯福也十分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独立人格。他反对孩子依靠父母过寄生生活。大儿子詹姆斯20岁去欧洲旅行,临行前买了一匹好马,然后打电报向父亲求援。父亲回电话说:“你和你的马游泳回来吧。”儿子只好卖掉了马,作为路费回家。
李嘉诚为了让儿子从小就明白,做任何事情都不是那么简单,做生意需要不停地召开会议,依靠很多人的帮助。所以,他很早就让两个儿子旁听公司的董事会。
他认为富家子弟就好像温室里的花朵,根基不稳,经不起风吹。李嘉诚将自己的艰难创业比喻成在岩石夹缝中生长壮大的小树。他说,根基不稳的植物,在外界的压力下,不易存活,而夹缝中的小树,却能傲立风霜而不倒。因此,他绝不放纵自己的两个儿子,他希望,儿子能够自强自立,独立面对打击,面对困境。
家规之二:勤俭节约
周福仁家规:贫困是资本,而不是障碍。
西洋集团董事长周福仁出生在偏远山区里,父母没有文化,把对子女的要求写在条条框框里是不可能的,因此,周福仁小时候所受的教导都是自然形成的,正所谓“因地制宜”。
周福仁在家排行老二,兄弟姐妹四人。在周福仁10岁时,父亲溘然辞世,家里只有母亲一个人出工干活,生活更是窘迫。
等到周福仁十七八岁的时候,早已经下地干活了。当时还是缺少粮食,主要的口粮是“菜团子”,萝卜缨子、白菜帮子剁碎,攥在一起,表面上糊些面,下锅蒸熟,这种菜团子在周福仁看来“非常难吃”。到了1974年,周福仁22岁,他已经是村里的生产队长,当时全村人均收入只有67块钱,整个村子十分之一人口外流。
周福仁就生长在这样一个贫困山村的贫困家庭里,然而,从小受到的教育却很严格,父母期望子女有所作为,稍有错误就棍棒相加。周福仁对此这样评论:生活标准不高,但要求很高。
无论是小时候挨的打还是长大后受的责骂,周福仁都记忆深刻,他甚至说,如果我没有那种家庭出身,就没有我今天。因为贫困已经成为他的资本,而不是他的障碍。就像他经常和员工说的:我现在什么苦都能吃。
周福仁经常和子女讲这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