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自己整理-不是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1 PAGE 7 中医综合-内科(5版教材) 感冒 风寒证:荆防败毒散30(非败毒散) 风热证:银翘散24、葱鼓桔梗汤28。 若肺热素盛,风寒外束,热为寒遏,表寒里热杂见者用麻杏石甘汤25 暑湿证:新加香薷饮73//与方剂症状区别// 气虚感冒:见恶寒较甚,发热,无汗,身楚倦怠,咳嗽,咯痰无力、舌苔淡白,脉浮无力。用参苏饮30 若平素表虚自汗,易受风邪者,用玉屏风散128 阴虚感冒:症见身热,微恶风寒,少汗,头昏,心烦,口干,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用加减葳莛汤32 咳嗽 外感咳嗽 风寒袭肺:三拗汤17、止嗽散203。前方重在宣肺散寒,适用于初起风寒犯肺;后方适用于外感咳嗽迁延不愈,表邪未净,或愈而复发,喉痒而咯痰不畅者。 风热犯肺:桑菊饮23 //比较1.咳嗽//。疏风清热,宣肺化痰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172。本方清宣凉润。 凉燥证:表现干咳少痰或无痰,咽干鼻燥,兼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舌苔薄白,用药当温而不燥,润而不凉。杏苏散171本方温润止咳 内伤咳嗽 痰湿蕴肺:二陈汤195、三子养亲汤201。前方燥湿化痰;后方降气化痰 //6.喘证// 痰热郁肺:清金化痰汤 肝火犯肺:加减泻白散65合黛蛤散。前方清肺顺气化痰、清热泻火;后方清肝化痰 //咳血-肝火犯肺// 肺阴亏耗:沙参麦冬汤173。用于阴虚肺燥,干咳少痰//49.虚劳-阴虚-肺阴虚// 肺痿 虚热(肺热津伤):麦门冬汤174、清燥救肺汤172 //比较47.肺痿// 虚寒(肺气虚冷): 肺痈 初期(表证期): 成痈期:苇茎汤224。清肺化瘀消痈 溃脓期:加味桔梗汤。排脓解毒 恢复期: 哮证 发作期 //邪实分寒痰、热痰// 寒哮:射干麻黄汤222 若表寒里饮,寒象较甚者,用小青龙汤22 若病久,发作频繁,发时喉中痰鸣如鼾,声低,气短不足以息,咳痰清稀,面色苍白,汗出肢冷,舌苔淡白,脉沉细,用苏子降气汤142 热哮:定喘汤216 若病久热盛伤阴,虚中夹实,气急难续,咳呛,痰少质粘,口燥咽干,烦热颧红,舌红少苔脉细数,用麦门冬汤174 发作时以痰气壅实为主,寒与热俱不显著,喘咳胸满,但坐不得卧,痰涎涌盛,咯痰粘腻难出,舌苔厚浊,脉滑实者,当降气平喘,用三子养亲汤201 缓解期 //正虚// 肺虚:玉屏风散 脾虚:六君子汤94 肾虚:金匮肾气丸112或七味都气丸 肾虚不能纳气者,参蛤散 喘证 实喘 风寒袭肺:麻黄汤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若属支饮复感外寒而喘咳,痰液清稀多泡沫(寒饮伏肺),用小青龙汤。 表寒里热:麻杏石甘汤25 痰热郁肺:桑白皮汤 痰浊阻肺:二陈汤195合三子养亲汤 //2.咳嗽// 肺气郁痹(苔薄,脉弦):五磨饮子143。开郁降气平喘//无痰// 虚喘(肺气阴两虚) 肺虚90:生脉散97合补肺汤 肾虚:金匮肾气丸112、参蛤散加减。肾阴虚可用七味都气丸合参蛤散 //5.哮证// 如兼标实,痰浊壅肺,喘咳痰多,气急,胸闷,苔腻,此为“上实下虚”,用苏子降气汤173. 如阳虚饮停,上凌心肺,喘咳心悸而肢体浮肿、尿少,舌质淡胖,脉沉细,可用真武汤265 //12.心悸-水饮凌心// 若喘逆剧甚,张口抬肩,端坐不能平卧,心慌心悸,烦躁不安,面青唇紫,汗除如珠,肢冷,脉浮大无根,为1.肺气欲竭2.心肾阳衰。宜扶阳固脱,可用参附汤82送服黑锡丹84. 肺胀 痰浊阻肺 痰热郁肺 痰蒙神窍 肺肾气虚 阳虚水泛 肺痨 肺阴亏损:月华丸110 阴虚火旺:百合固金丸138合秦九鳖甲散69 气阴耗伤:保真汤无 阴阳两虚:补天大造丸无 痰饮 痰饮 脾阳虚弱:苓桂术甘汤188合小半夏加茯苓汤。前方温肾阳,利水饮,用于胸胁支满,目眩、气短;后方和胃降逆,用于水停心下,脘痞、呕吐、眩悸//比较21.呕吐-痰饮内阻// 饮留胃肠:甘遂半夏汤(水饮在胃,攻守兼施)或己椒苈黄丸(水饮在肠,泻下逐水) 悬饮 邪犯胸肺:柴枳半夏汤。用于初期寒热往来,胸胁闷痛 热盛有汗,咳嗽气粗,合麻杏石甘汤以清热宣肺化痰 饮停胸胁:十枣汤41 络气不和:香附旋复花汤 阴虚内热: 溢饮(水饮流溢四肢肌肤): 小青龙汤22 支饮 //多选// 寒饮伏肺:小青龙汤22。有温里发表之功,用于支饮遇寒触发,表寒里饮之证 体虚表证不著者,改用苓甘五味姜辛汤200 饮多寒少,外无表证,喘咳痰盛不得息,用葶苈大枣泻肺汤65 若邪实正虚,饮郁化热,当行水散结,补虚清热,用木防己汤 脾肾阳虚:金匮肾气丸112、苓桂术甘汤188。前方补肾,后方温脾 如脐下悸,吐涎沫,头目昏眩,是饮邪上逆,虚中夹实之侯,用五苓散185 汗证 肺卫不固:玉屏风散128 营卫不和:桂枝汤18 如半身或局部出汗者,可配合甘脉大枣汤119 阴虚火旺:当归六黄汤 以阴虚为主,而火热不甚者,可改用麦味地黄丸105补

文档评论(0)

wx171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