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①回收处理②作工业原料③填埋、焚烧或循环利用④作肥料B..ppt
解析:第(1)题,强调生态、绿色、低碳等环保理念,强调“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都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第(2)题,A、B两项明显错误。D项叙述正确,但不是普通居民的行为,而是工业企业的行为。 答案:(1)C (2)C [例] (2011·广东高考)读“2007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均GDP与人均CO2排放量散点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人均GDP高、人均CO2排放量 低的是 ( ) A.上海、天津 B.广东、福建 C.海南、贵州 D.辽宁、山东 (2)山西、内蒙古人均GDP不算高,但人均CO2排放量高。 其主要原因是 ( ) A.自然资源贫乏 B.交通设施落后 C.煤炭消耗量大 D.第三产业发达 [解析] 第(1)题,首先从图中确定出全国平均水平,就不难找出闽、粵两省人均GDP高、人均CO2排放量低。第(2)题,晋、内蒙古两省区煤炭资源丰富,煤炭消耗量大,加上人口较少,因此人均CO2排放量高。 [答案] (1)B (2)C 地理关联图判读技巧 地理环境整体性图 地理关联示意图是一种运用文字框图和箭头、线条等连接有关的地理事物,表示各地理事物间相互联系或结构特征及演变规律的图形。关联示意图通常借助带箭头的线段将有关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内部结构、外部特征、发展趋势等要素联网成图。常见的有天体系统图、国家或区域经济部门结构图、工业或农业布局因素关系图、人口的各种构成图、环境各要素关系图、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等。 关联图的判读一定要注意图中信息之间的直接或间接关联、两图之间的关联、图中已知信息与未显示信息之间的隐性关联等。判读时通常有以下两种方法: 1.关键环节突破法 ①浏览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框图,把握关联示意图的地理事物的主题;②在头脑中回想这类地理事物的形成或演变过程,注意找出突破点;③观察图中的箭头指向和已知框中提供的有效信息,理清逻辑关系;④将先确定的地理事物填入框中,以增添更多的信息;⑤将已初步完成的关联图按箭头连接关系重新检查一遍,以弥补可能出现的漏洞,确保答案的正确。 2.直接代入尝试法 有些表示地理事物相互关系的选择题,可以使用直接代入法,进行尝试求解答案。 下图为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的处理系统示意图,请选择正确的选项,完成方框。 A.①回收处理 ②作工业原料 ③填埋、焚烧或循环利用 ④作肥料 B.①回收处理 ②作工业原料 ③作肥料 ④填埋、焚烧、 或循环利用 C.①作工业原料 ②回收处理 ③作肥料 ④填埋、焚烧 或循环利用 D.①填埋、焚烧或循环利用 ②作工业原料 ③作肥料 ④回收处理 解答:可以将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直接代入图中,思考其与上面对应的废弃物之间的关系是否符合“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的垃圾处理原则,通过对比得出正确答案,如可循环利用垃圾作工业原料最合理;食品垃圾属于有机物,作肥料最好。 答案:B 点击下图进入 点击下图进入 * * 返回 考纲 下载 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考纲 解读 1.识记:人地关系的思想演变,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 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 原则。 3.应用: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 第十一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讲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夯基础 析考点 明考向 提能力 强专项 一、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二、直面环境问题 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1)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 ,从环境中 获取 。 (2)人类活动的 要排放到环境中。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向环境 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 的再生速度。 (2)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 。 环境空间 物质和能量 索取资源 自净能力 废弃物 3.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地域差异 问题 资源短缺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表现 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 等短缺 、土地荒漠化、 减少等 、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 能源 水土流失 生物 多样性 大气污染 问题 资源短缺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地域差异 发达国家更突出 地区、发展中国家严重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