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写给求职心切的应届毕业生
HYPERLINK /article/zcztc/2013/0119/97279.html写给求职心切的应届毕业生
作为一个已经有多年工程师面试经验,并在国内的大企业,小企业,国外的大企业,小企业混迹过的面试官(注意,我是技术人员,不是HR),我在微博上的吐槽的确有戏谑的成分。每年的校园招聘季,阅读和筛选简历都是我重要的工作之一。在一上午时间内怀着生怕错误优秀人才的心态伏案阅读了接近40份简历的我来说,在简历中看到让自己“情何以堪”的内容吐个槽,似乎也合情合理。不过,简历中是否应该包含“精通”并非是我吐槽的重点,目前完全由于应届毕业生在简历中写了过多精通而被直接挂掉的事情在我身上还未发生过,过多的“精通”表述最多只是我看不惯的一个点而已。
看到回复中有不少怀着热切心情找工作的应届毕业生(或是将要面临找工作压力的非应届毕业生),我觉得也许我可以从一个面试官和用人公司的角度描述一下我的体会。
找到“好的”工作必然会给初涉职场的各位应届毕业生一个良好的起步基础,加上走出校园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和在一个城市生存下来的压力,找工作基本是各位希望走出学校的应届毕业生自己的头等大事。我不能像大师们一样给各位斩钉截铁的“可行建议”,只是希望能让大家了解从我这样一个面试官的角度如何看待应届毕业生招聘这件事情。
1. 求职中供求双方的心理
我在2002年硕士毕业的时候,在我校的BBS上发过一篇关于求职的文章,内容当然是从求职者的角度出发的,大意是求职的“求”不是“祈求”,而是“要求”。所以,摆正态度很重要,并非是要曲意逢迎,无原则的根据用人单位的喜好去改变自己,削足适履。当然,当时这篇文章发出来之后,有一些评论立刻指责我是因为”手握几份offer,站着说话不腰疼“。然而,站在我现在需求方的立场来看,我仍然觉得把”求“解释为”要求“是更合理的。在各种教人如何面试获得offer的技巧性文章中,用人单位都倾向于被描述成大权在握,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奇怪的规则,用一个个可能毫不起眼的小细节否决面试者的无理性的角色。然而,事实真是如何?一个组织在招聘和面试时设计各种流程,设计各种面试的目标就是为了羞辱面试者,否决面试者,直到找到他们无法否决的对象?任何一个正常的组织,都会希望找到”最适合本组织的人“——这才是正常的招聘中组织的心态。
因此,应聘者担心组织不想要自己,然而,组织也会担心找不到合适的应聘者,担心自己喜欢的应聘者被不合理的招聘流程拒之门外,又或者,自己的面试不能充分考察招聘者所具有的组织所看重的特性。因此,从心理上来说,供求双方的心理地位不会是一方祈求,另一方施舍的极度不平等。虽然由于公司能提供的岗位数量限制等原因必然会造成有些人能够找到”好的“工作,而另一些人不能在第一份工作上获得完全的满意,但总体来说,摆正态度能让自己更冷静的在求职过程中进行决策。
2. 组织如何筛选适合本组织的人
在招聘中,组织需要寻找到”最适合本组织的人“。对应届毕业生招聘而言,由于应届毕业生的特点和校招本身的特点(难以通过实际工作经验进行完全的分辨,人数多,居住集中,优秀毕业生选择余地更大等),大多数企业会通过”校园宣讲会或是网上集中投简历“的方式扩大招聘的覆盖范围,初步筛选出适合的简历,设计能够进一步筛选适合组织需要的人的笔试题,并通过面试进行最终的确认。
根据我的经验,相对正规的公司在采用这个流程实现的招聘准确率还是相对高的,至少对企业来说,通过这一套流程基本能够保证找到的人是符合组织需要的。从我的经历来看,在一个相对负责任的公司内,简历的初筛只会尽可能排除“不合适的人”,对实在拿不准的人通常会网开一面(当然,在计划招聘人数比较少或是有足够多明显优秀人选的情况下,策略会不同)。有人在微博中提到有些公司的HR用匪夷所思的判定标准排除人员,可能在现实中真的存在,但至少在我所经历过的组织中,我从未亲自经历或见过这些明显不合理的操作方式。对校招来说,笔试是一个重要的入口环节,如果不能通过笔试,通常也就意味着失去了面试机会。在每年的校招中,我几乎都会经历几起“霸王面”(也就是未通过笔试但却强行要求获得一个面试机会的毕业生),但其实这种霸王面的意义极小。首先,一个组织的笔试和面试标准通常会保持相当的一致,通不过笔试而能够通过面试的几率极小;另一方面,霸王面对规则的破坏使得任何组织都不会轻易接受这种行为。出于种种考虑,我本人曾经决定接纳过几位霸王面的应届毕业生,但实践无一例外的证明了我们的笔试标准是相当合理的。
笔试虽然是重要的面试入口,但笔试往往和应届毕业恒经历过的期末考试不同,简单的说,笔试试题的评判标准并非是严格的分数制。笔试试题是用来判断应聘者是否具有职位要求的基本能力,并期望从中发现应聘者亮点的手段,因此,我设计的技术笔试试题中只有少数的内容存在标准答案(考察知识点),相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苏教版(2024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知识点清单.docx VIP
- 修剪指甲教学课件.pptx VIP
- NB∕T 20006.4-2021 压水堆核电厂用合金钢 第4部分:反应堆压力容器接管嘴用锰-镍-钼钢锻件.pdf
- 《智慧仓储管理》课程标准.doc VIP
- 中国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性骨折非药物干预防治指南(2025年版)PPT课件解读(2).docx VIP
- 13《少年中国说(节选)》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VIP
- 【行业研究报告】中国金融科技行业研究报告-2022年4月.pdf VIP
- 品种混杂退化原因PPT.ppt VIP
- 储罐内壁升降作业平台施工方案.doc VIP
- 【竞品分析文档】中国元宇宙产业竞品分析报告-2022年4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