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众参与节庆动之需求-以阳明山花季为例
                    
民眾參與節慶活動之需求-以陽明山花季為例
Visitors’Participation  HYPERLINK 95/cgi-bin/theabs/1/flyweb.cgi?p=51075i=128791t=423o=iFestival+activities.kwe \l 1 Festival activities Needs of YangMingShan Flower Festival
陳怡臻
Yi-Jean Chen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觀光管理系四觀二甲
學號:1093136139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民眾參與節慶活動需求的情形,及影響其參與需求的因素為何?根據Driver(1978)的休閒需求品質理論(Quality of Demand)將節慶活動參與需求分成活動需求、環境需求與體驗需求三個構面來加以探討,並以陽明山花季為例,採問卷調查方式進行研究。
關鍵字:節慶活動( HYPERLINK 95/cgi-bin/theabs/1/flyweb.cgi?p=54640i=134817t=436o=iFestival+activities.kwe \l 1 Festival activities)、遊憩需求( HYPERLINK 95/cgi-bin/theabs/1/flyweb.cgi?p=54640i=134817t=436o=irecreation+needs.kwe \l 1 recreation needs)、陽明山花季( HYPERLINK 95/cgi-bin/theabs/1/flyweb.cgi?p=54640i=134817t=436o=iYangMingShan+Flower+Festival.kwe \l 1 YangMingShan Flower Festival)
E-mail: HYPERLINK mailto:a5268523@.tw a5268523@.tw一、緒論
1.1研究背景
隨著社會經濟的繁榮,個人所得提高、工時縮短,人們的生活態度與方式產生了極大的變化,人們所追求的是生活品質的提高,以及心靈和精神的舒展。因此,休閒、遊憩與觀光活動成為現在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觀光旅遊產業也成為二十一世紀除了資訊網路高科技產業之外,最具有潛力的明星產業。為了因應時代的脈動,我國交通部觀光局也開始思考如何透過觀光產業的發展,帶動區域與地方經濟、提升國人生活品質,並將台灣打造成為永續經營的「觀光之島」。
然而,台灣地區地狹人稠,土地利用趨向密集,使得原本就不甚豐富的天然觀光遊憩資源迭遭破壞,難以單獨構成有利之觀光號召,以招徠遊客。所以,「節慶觀光」遂成為台灣要發展觀光產業的最佳選擇。因為這種結合地方特有人文資源與文化資產所興辦短期的節慶活動,不僅可強化當地的觀光形象,成為觀光客的主要吸引力,節慶觀光的消費也可以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同時對於整體社會文化、自然環境的負面衝擊,也要比為了刻意迎合、滿足觀光客旅遊的需求,隨意開發原始風光,導致本土自然資源的破壞要來的少,並促進訪客與當地居民的良性交流與互動,進而達到獲取觀光收入和維護脆弱的自然與社會環境雙贏的利益。
因此,各式各樣的節慶活動一直以來都是各國發展觀光的重要資源。而交通部觀光局自民國90年2月起,也篩選出每月各具代表性之十二項大型民俗節慶活動列為宣傳推廣重點,期望打造台灣成為「節慶之島」,使台灣的觀光產業具有國際競爭力。
1.2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背景,本研究目的如下:
瞭解民眾參與節慶活動之需求。
瞭解民眾參與節慶活動的特性。
分析不同人口統計變項和參與特性民眾對參與節慶活動之活動需求。
分析不同人口統計變項和參與特性民眾對參與節慶活動之環境需求。
分析不同人口統計變項和參與特性民眾對參與節慶活動之體驗需求。
二、文獻回顧
依據此研究,可將文獻回顧分成節慶活動與休閒遊憩需求二大類,詳述如下:
2.1節慶活動
2.1.1節慶活動的意涵
節慶的發展極早,可謂與人類文明的發展同步。國外早在古埃及、希臘、羅馬時代即有節慶活動之先例,其中尤以公元前776 年希臘人所創,至今仍四年舉行一次的奧林匹克運動會最為著名。而在羅馬時代,節慶活動的舉辦除了提供民眾娛樂消遣、發展文化活動、促進社會的安寧與團結外,它同時也是統治者肯定與鞏固政治權力的方式。在中國則可追溯到周公制禮作樂、祭孔大典與歷代隨著農曆節氣的更替所進行的節慶活動等。
節慶在中文的意義含有喜慶、吉祥的意思。在字典上有關節慶的意義,指的是每年在固定的日子舉行的祭祀、宴會、紀念日等,例如:中國的一年三節。而在英文中與節慶相關的字,依其活動規模或內容之不同則包括festival、fair、event、mega-event 及hallmark event 等(見表2-1-1),目前國外學術界較常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