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情缔造和谐医患关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真情缔造和谐医患关系

用真情缔造和谐医患关系 记省第二人民医院王玲同志   南方网讯 第一眼见到王玲同志的时候,觉得她有有点腼腆,面对着记者有点紧张,并不是一个能言善道的人,但当她踏进病房的时候,她脸上却即时流露出和蔼的笑容,在与患者亲切交谈时,完全流露出亲人般的关心与照顾。王玲——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医生,她以高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无私的爱心诠释着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爱戴。   王玲同志是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原广州军区177医院)血液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她从护理员到主任医师,从初中文化到医学博士,一步一个脚印,30年如一日地钻研医术,无怨无悔地医治病人,为病人带来光明,带来“第二次生命”。   一步一个脚印 向医学高峰冲击   1951年12月,王玲出生于军人家庭,有4兄妹,王玲排行第二。王玲父亲是典型的军人性格,对子女就象对待战士一样严格。据王玲81岁高龄的老母亲回忆,当时部队幼儿园里的孩子很多都是烈士子女,节假日很少有父母到幼儿园接孩子回家,一般都是半年接回两三次,王玲从小就养成了独立生活的习惯。生活在烈士们子女中间,耳濡目染,很多烈士的英雄故事给王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王玲的书架上,有一本发黄的硬皮本,上面记载着王玲青年时代的读书笔记。她上小学开始就接触革命读物,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虻》和《欧阳海之歌》等小说,书中主人公的品质给王玲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入伍后,读书成了王玲军营生活的重要部分,至今她仍然保存着一个当年的读书笔记,笔记本上,工工整整、密密麻麻的记满了一些名人名言和革命党人精彩的章节。这些读书笔记一直记到她上军校之后,因学习紧张而作罢。   在王玲的自述中,引用了这样一段名言:“有人说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孕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你是否牢固地拧在自己的岗位上?我想问你,你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你为未来贡献了什么?在生活的仓库里,我们不应是无穷尽的支取者。我希望用自己的全部生命去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一个被社会认可的人。”   正是在这种信念的支持下,王玲主任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王玲从医之始,仅是一个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卫生员,30多年后的今天,王玲主任成了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她1977年进入第一军医大学学习,1985年考取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的硕士研究生,1989年考入武汉同济医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92年获博士学位。从她上大学到获博士学位时隔15年,这15年间,她既要负责临床工作,又要为考硕、考博做准备,付出的努力与心血非一般人所能想象。那到底是什么力量让她一路这么坚持下来并取得了成功?如果说病人的需要,是王玲主任爱上医疗事业的初衷的话,那么,患者的痛苦呻吟和无助的眼神,则是她不断攀登医学高峰的动力。   王玲主任对医学的追求,不仅仅在于勤奋努力,她为减轻病人的痛苦,在自己身上做实验的牺牲精神,也被同事们传为佳话。1971年,王玲在广州军区第165医院的烧伤科做护士,在进行烧伤药物的研制过程中,为了试验不同中草药的镇痛效果,她先后在自己的腿上制造了十多个创面,亲自体验止痛效果。   然而这种事情却不止一次。1986年,王玲还是研究生二年级的时候,临床实验需要正常骨髓作对照,她就两次抽取自己的骨髓。王玲说:“当时只是想完成课题。却没想到今天有了另外一个用处,就是许多患者因害怕骨穿会影响健康而不想做骨髓检查,我就用自己亲身经历告诉他们,抽一点骨髓对人体是没有害处的。”   拥有博士学位的王玲并没有满足于自己的高学历,而是以谦虚谨慎的态度,向医院的老主任、老专家请教,不断接受新知识,积极进行科研,至今已经在国内外血液病学专业刊物上发表了十余篇学术论文。她的生活非常节俭,但对于增长知识却一点也不省,与王玲主任共事过的人都知道王玲有一个爱好,那就是喜欢更换自己的电脑。到目前,她已经更换了6次电脑,花费了自己近8万元。她的电脑里面装满了病人的资料、各种科研数据、各种治疗方案、各种药品的疗效,一有空,她就利用互联网不断获取新的医学信息,并把自己潜心总结出来的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授给科里的同事们。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王玲主任的勤奋,也得到了回报。1996年6月,血液科收治了一名从广州某医院转来的乳腺癌患者,病人入院时癌细胞已经全身转移,家医院已断定她最多还能活两个多月。王玲没有因为大医院的“确诊”,而放弃对病人治疗,她针对病人病情,利用自己渊博的业务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果断地对病人实施了大剂量化疗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为了随时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情况,她竟然三个星期没有离开过科室,饿了吃方便面、快餐,困了就在值班床上躺一躺,经过她的精心医治和悉心护理,硬是把这名患者从“阎王殿”门口拉了回来,

文档评论(0)

dajia1q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