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随笔500是奇数501是偶数
                    -  PAGE 7 -
實驗概率─→理論概率?
──中學數學教學如何受益於大學數學
蕭文強?香港大學數學系
黃毅英?香港中文大學課程與教學學系
楔子
這恐怕是常見的一堂概率課:老師著令每位學生擲毫10次,得出數百個數據後,發覺得正面(head)的概率與相去一段距離。老師說:這是因爲我們擲的次數不夠多,再多擲一些,實驗結果就會很貼近了。
另一些老師用電腦模擬擲骰,啓動了Excel?程式擲骰100,000次。很可惜,得出的結果亦與均勻分佈(uniform distribution)相去一段距離。老師也唯有說,擲的次數再大一點,擲出各點的概率就會趨於了。
這是真的嗎?
本文其中一位作者在一篇文章 蕭文強(2007)。回到未來──
 蕭文強(2007)。回到未來──從大學講堂到中小學課室。《基礎教育學報》16卷1期,97-114。
?
今天我和我的碩士班同學討論功課的時候,談論到理論概率和實驗概率的關係。他們認為理論概率是理論層面,實驗概率是現實層面。但當我們重覆做相關實驗無數次,我們得出的實驗概率的值便會趨向理論概率的值。如當我們重覆做該實驗無限次時,實驗概率的值便相等於理論概率的值了。
?
但我記得你曾經解釋過,﹝希望我沒有記錯吧?!﹞上述的論述是很錯誤的,因為縱使重覆做相關實驗無限次,我們都不能把實驗概率和理論視為相同。我現在的問題是:
1. 我有沒有記錯你的的解釋呢?
2. 如我真的沒有記錯,那我可如何解釋給他們明白,縱使做實驗無限次,兩者其實並不相同呢?
3. 他們認為以一個中三程度的學生,如他真的這樣理解實驗概率和理論概率的話,其實是可以接受的。這又是否真的可接受呢?
?
要更深入探討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了解何謂實驗概率?何謂理論概率?兩者之間有何關係?
實驗概率和理論概率
顧名思義,實驗概率就是從大量實驗數據中總結出某個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譬如說,擲毫100次,有48次是正面,我們便說投擲該毫出現正面的實驗概率是0.48;如果擲了1000次,有532次是正面,實驗概率便是0.532。由此可見,實驗概率隨實驗次數多少會轉變,並沒有一個確定值。理論概率是按照己知的條件,根據合理的推論得出某個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譬如說,如果投擲一枚勻稱硬幣(fair coin),沒有理由相信出現正面或反面的機會不相同,因此投擲該毫出現正面的理論概率是0.5。反過來說,如果硬幣並不勻稱,擲到正面的機會大於擲到反面的機會,那麼投擲該毫出現正面的理論概率便不再是0.5,而是大於0.5了。至於它是什麼,以下我們再回去討論。
實驗概率趨於理論概率?
文章開首提到的說法:「實驗次數愈多,實驗概率會趨向於理論概率」,在不少教科書都以各種形式出現。有些說「實驗次數愈多,實驗概率便愈接近理論概率」,另一些說「當實驗次數足夠多時,實驗概率 ? 理論概率」。對於「趨向於」、「接近」或「?」這些用語的精確意思,不同的作者或有不同的闡釋,但從字面上讀去,這樣的說法是有問題的。我們只可以說,實驗次數愈多,實驗概率愈大可能接近理論概率。
這種誤解,可能和課程文件有關。今天的中學數學課程以《1985年中學數學科課程綱要》為藍本。當時概率在初中和高中兩個階段分別出現。中四及中五「單元8.概率和統計」之學習目的為「加法和乘法定律」(頁100)。而中三「單元9.簡易概率的概念」之學習目的為:(1)明白「概率」的意義及欣賞它的應用價值;(2)了解理論概率及實驗概率的分別。有關(2)的教學建議為「進行實驗的目的在於驗算理論概率所求得的結果,而使學生同時了解到在現實生活中所接觸到的概率如失事率,犯罪率等都是實驗概率。」(頁77)。其中提到以實驗去驗算理論概率,這個提法有待商榷。
至於現行的課程文件,並沒有這個說法。1999年的《中學課程綱要──數學科》只提出「比較實驗概率和理論概率」。「學與教資源套」 教育署數學組(2002)。《中一至中五數學科學與教資源套6
 教育署數學組(2002)。《中一至中五數學科學與教資源套6:數據處理範疇(第三學習階段)》。香港:作者。
在1960年代「新數學運動」引入實驗概率,當時風行英國的SMP(The School Mathematics Project)課本便清楚提到「實驗概率」(experimental probability)和「預期概率」(expected probability)。新數學時期最有代表性的本地中學教科書應算是半群學社在1966年出版之《新數學》,書中用很豐富的隨機試驗開始,讓學生以圖表方式紀錄實驗結果,例如擲毫若干次,由此引入實驗概率。書中也提到很有意思的一點,指出只有用多次試驗的方法才可以發現一顆骰子是不是勻稱的。
綜觀「新數學」時期的幾本教科書,由實驗概率引入理論概率之進路是一致的,由活生生的實驗出發不失為有效引起動機之方式,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