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王家岩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总结).docxVIP

01 王家岩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总结).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1 王家岩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总结)

王家岩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B-S1 1、前言 1.1工程概况 王家岩隧道是拟建贵州省道真至新寨高速公路道安改线段(YK248+800~6K251+700)的一座上下行分离隧道。隧道左线起讫里程桩号为ZK249+091~ZK250+100,全长1009m,属长隧道,最大埋深208m;右幅起讫里程桩号为YK249+113~YK250+115,长1002m,属长隧道,最大埋深201m。洞轴线走向方位角约为164°,洞门型式均采用端墙式,洞室净空:10.25m×5.0m 1.2 勘察方法及完成的勘探工作量 隧址工程用了工程地质调绘、物探、钻探等勘察方法。根据设计要求,共布置2个钻孔,利用初勘钻孔2个、详勘钻孔3个以及初详勘的室内试验成果资料。布置物探剖面测线4条,以测定隧址围岩弹性纵波波速,探测山体有无断层异常带,隧道土石、风化带界线、确定隧道围岩分级,隧道进口至K249+400段利用详勘物探成果资料。工程地质调绘采用1:2000地形图为底图,对初、详勘地调成果进行核实和补充,并绘制工程地质平面图。野外施工日期为完成实物工作量见表1-1。 完成实物工作量表 表1-1 项目 单位 数量 附注 测 量 勘探点坐标测量 点 2 工程地质调绘 比例尺1:2000 km2 1.2 半仪器法,路中线两侧各500m范围 钻 探 补勘钻孔 机械钻探,全取芯 详勘钻孔 m/孔 154.00/3 利用XSGZK24902岩石试验成果资料 初勘钻孔 m/孔 100.2/2 利用CSK24901岩石试验成果资料 取原状土样 件 0 取岩石试样 件 14 初勘6件、详勘8件 试 验 岩石物理试验 组 4 岩石抗压试验 组 13 岩石抗拉试验 组 1 岩石抗剪试验 组 5 变形试验 组 2 物 探 震探 m/条 1420/3 横测线240/2,纵侧线1180/1 高密度电法 m/条 1510/3 横测线360/2,纵侧线1150/1 声波测井 孔 5 详勘2孔,初勘1孔、补勘2孔 钻孔地下水位观测 次/孔 5/5 初勘1孔,详勘3孔、补勘2孔 1.3工程地质详勘质量控制 本次勘察从外业施工到内业资料整理,均以现行公路行业相关规范、《贵州省道真至新寨高速公路(道真至瓮安段)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实施细则》和设计要求为依据进行质量管理,管理程序上贯彻执行中交二公院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OHSEMS301-2008版)的各项规定,勘察质量经项目部自检、公司组织检查和院总工办验收合格,满足施工图设计阶段技术要求。 2、工程地质条件 2.1气象水文 路线所在地区位于贵州高原北部,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6℃,年平均降水量1148 沿线河流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主要有湄江、乌江、泸塘河、席子河、马颈河、新寨河等,项目段自北至南跨越湄江、乌江、席子河。瓮安河流经该项目东侧,地表水总体较发育。 2.2 地形地貌 隧址区属峰丛谷地地貌区,地形起伏较大,山体、沟谷北北东-南南西向展布,与岩层区内岩层走向、构造线方向近一致。隧道线位内地表最大标高1305.5m, 最低标高1098.8m,相对高差约206.7m。隧道进口位于山体斜坡中下部,与等高线斜交,自然斜坡坡度较缓,坡角多小于25°;出口位于人工陡崖下方斜坡上,与等高线斜交山体植被发育,为杂草、灌木。 2.3 地层岩性 根据地质调绘及钻孔资料,隧址区地表主要为基岩出露,岩性为三叠系下统夜郎组(T1y)灰岩局部夹泥岩,局部由第四系填筑土(Q4me)、第四系粉质黏土(Q4el+dl)覆盖。地层岩性特征如下: 主要地层岩性特征表 表2-1 系 统、组 符号 成因 层号 岩 性 特 征 揭露最大厚度(m) 第 四 系 Q4me 人工堆积 Ⅰ Q4el+dl 残坡积 Ⅱ-1 粉质黏土:褐黄色、褐红色,可塑~硬塑,土质较均匀,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夹较多碎石及砾石,顶部含植物根系。地表局部分布,钻孔揭露厚度 三 叠 系 下统夜郞组 T1y 沉积岩 Ⅲ-1-2和Ⅳ-1-2 中风化灰岩局部夹泥岩:灰、灰白色,隐晶质局部泥质结构,中厚层局部薄层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较完整,岩质较硬局部软。未揭穿, 2.4 地质构造 项目区域位于川黔南北向构造带、北北东向构造带和北东向构造带的交汇地区,以及黔中隆起的北缘。由于地应力的长期作用,其构造形迹复杂多样,构造线大部呈南北向、北北东向歪斜,局部呈北东向,主要为新华系、华夏系构造体系。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地质调查表明隧址区及附近存在三条区域性断裂构造,分别为逆断层F29、性质不明断层F30、F31,其中F30穿过隧址区,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