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及调整.ppt

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及调整.ppt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及调整

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考纲要求: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2、斯大林模式 3、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1、1929至1933资本主义世界危机 2、罗斯福新政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新变化 链接高考: 3(2001年全国卷) 罗斯福新政与20世纪50、60年代西欧各国社会经济政策的共同点不包括 ( )  A、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与管理得到加强  B、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  C、进行社会改革,缓和社会矛盾  D、推行国有化政策 4、(2008广东)定名变更往往同当时政治背景相关,苏联历史上曾经发生下列地名变更: ①彼得格勒—列宁格勒 ②沙皇村—儿童村 ③勃列日涅夫—卡马河畔切尔内 ④ 斯大林格勒—伏尔加格勒  A② ① ④ ③   B② ③ ④ ①  C① ④ ② ③   D① ② ③ ④ 5.(2007上海高考) 列宁晚年在总结十月革命经验时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办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这一”不同的 办法”是: A进行全面的改革 B实行新经济政策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建立苏维埃政权 6、(2007江苏)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 叙述,不属于斯大林时期的是: A 推进以重工业为重点的 工业化 B形成比较齐全的 工业体系 C联合个体小农经济并改造为大规模集体经 D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 7.(2007广东)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度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8.(2007四川)大萧条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工业国都采取了一系列增加就业的 措施。期中美国实行的 主要措施是: A 兴办公共工程 B 发展军事工业 C 调整农业生产 D 加紧殖民掠夺 知识体系: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背景:外国干涉,国内叛乱。经济困难 内容:农业:余粮收集制。 工业: 实行工业化。 贸易: 取消商品贸易。 强制劳动 作用: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保证胜利。 二、新经济政策: 背景:经济破坏、国内暴动 内容: 农业: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工业:经济命脉—国有,中小企业无力经 营——私有 流通:允许自由贸易 作用:经济恢复,政权巩固。找到正确途径。 三、斯大林时期的经济: 形成: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取消新经济政策 表现: 实行单一公有制。 实行高度集中的 经济管理体制、实行指令性计划 经济。 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评价:积极: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成就:基本实现工 业化 消极:体制僵化,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 18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课标要求: 概述: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 复杂性、艰巨性、曲折性。 总结: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 ①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 ②要求国家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 ③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 ④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二、罗斯福新政 内容:影响: 内容: 调整财政金融——恢复银行正常信贷活动,重建         人们对银行信心   调整工业生产——中心措施。《全国工业复兴法》力图消除生产过剩,复兴工业   调整农业生产——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控制市场价格,促进农业生产  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提供就业机会,缓和社会矛盾 影响: 对美国:减轻危机对美国危害;缓和社会矛盾;         遏制法西斯势力   对资本主义:开辟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  对世界:美国经济恢复和民主制度保存,       成为二战中重要反法西斯力量,为二战胜利作出    巨大贡献 理论——凯恩斯主义 背景:经济大危机,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受到人们质疑 主张:国家应当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 评价: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经济学理念; 二战后成为西方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2、1929年,美国发生的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全球,最重要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在全球占优势 B、美国是头号大国 C、世界市场的作用 D、经济规律在起作用 4、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B、对工业加强计划指导 C、调整农业政

文档评论(0)

jyf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