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节作物生产跟环境-powerpointpresen
第四章 作物生产与环境 环境因子分类 环境因素的生态分析 光照强度影响 光强的光合作用曲线及其意义 日照长度对植物开花诱导的作用 日照长度影响 纬度调节 播期调节 与品质:对大豆↑脂肪↑ 油酸:软脂肪酸↓ 亚油酸:亚麻酸和应脂肪酸↑ 开花后生育期延长 光质(光谱成分)影响 光合有效辐射390~760nm可见光占太阳总 辐射40~50%。 根据波长,将光质对作物的作用划分为8个 波谱带: 红光→CH2O合成 蓝光→Pr 作物群上部:全面 作物群下部:远红光、绿光 过密群体,下部紫外光少,纤维素等合成少。 光质对植物的作用 光质对作物影响研究 UV-A 300-400nm UV-B 280-320nm(影响光合作用) UV-C 200-280nm(地表少) 应用:蓝色塑料薄膜覆盖育苗 光合性能 作物与温度 温度的节律性变化与作物生产(机理有待阐明) 耐寒作物与喜温作物 作物的“播性”与春化处理 作物的温度三基点 积温与有效积温 极端温度的影响 温度三基点 温度与干物生产 光合作用Q10=1(14~17℃之间) 呼吸作用Q10=2 因此P/R比随气温升高而下降 Peng等最近研究,全球气温变暖时,夜温升高明显,夜温每升高1 ℃,水稻减产10%。 温度的节律性变化 节律性变化主要指一年四季和1日内昼夜 温差变化。 水 稻 昼 24~26 ℃ 昼 14~16℃ 西红柿 昼 26.5 ℃ 昼 17 ℃ 小 麦 昼 20 ℃ 昼 17 ℃ 青海小麦 昼夜温差大(13~14 ℃ ,日温 22~23 ℃,1500斤/亩,灌浆期长55~60日) 播性与春化作用 积温与作物生产 水作用 作物水分平衡 作物吸水、用水、失水称水分平衡。 当吸水、输导和蒸腾三者比例恰当时 平衡。 供应不足→失衡→气孔关闭→蒸腾减小 →平衡 失水﹤吸水→吐水→陡长,倒伏 蒸腾﹥吸水→萎焉 作物与水 干旱的概念:环境中水分低到不足以满足作物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时,出现干旱。 空气干旱:相对湿度<20% 土壤干旱:土壤水势-1.5MPa 干旱的危害 代谢作用 紊 乱。气孔关闭,蒸发量降低,呼吸增强,光合减弱,物质合成减少。酶促反应破坏,植物凋亡。 细胞变形,原生质受害。 体温上升使原生质凝聚变性,引起死亡。 作物抗旱 强:糜(黍、稷 )、谷子、高粱等 中:甘薯、小麦 弱:棉花、甜菜 抗性作物特点:(1)原生质黏性和弹性较大(2)根系较深,叶片上细胞小,气孔多,输导组织发达,茸毛多,角质层或蜡质层厚(3)各种机能保持一定限度的协调性。 措施:抗性锻炼;增施P、K 湿害 湿害 涝害 渍害 湿害的主要影响来自于根系部位缺氧以及植物无氧呼吸的后果。缺O2的后果可能导致作物营养不良,土壤中大量有毒还原物质的积累(H2S、CH4、FeO等)。作物的整体代谢活动和抗性也会降低。 作物抗涝性及治涝方略 作物抗涝决定于作物对O2的适应能力。部分作物可形成气生根,部分可在其根、茎部形成特化的通气组织,部分作物可以迅速改变代谢途径等加强对多水的抗性。 不同作物和不同品种,不同生育期表现不同的抗性,原理尚不明。 治涝:排水。 作物与CO2 CO2是作物生产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资源 CO2施肥:不同作物对CO2反应不同 作物的土壤环境 1、土壤质地:3类9级 2、土壤水分: 来源:降雨、雪、灌水、地下水 去向:排水、地下渗透、蒸腾(土壤水分与 土温关系密切) 3、土壤空气:N2 80% O2+CO2 20%(O2:10—12%,CO2:0.1%) 4、土壤温度:年平均 土温﹥气温2~3℃ 涝渍土 春季土温﹤气温秋季土温﹥气温 旱田土与水田土对作物意义的比较 作物与pH、营养的喜好举例 他感作用:作物相互之间的影响 植物之间通过生物化学物质所产生的相互影响。主要化合物:碳水化合物、醇类、酚类、酮类、酯类、有机酸、氨基酸等。 作物生产与气象要素的宏观关系 最主要因素不是光照,而是气温和水分! 作物产量阶梯图 Y=HI∑( RUE × F × I ) ↑ ↑ ↑ 利用率 截获值 太阳能总值 世界产量高值,不是出现在典型农业区,而是部分低温、高 海拔地区→d大,f大,I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