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讲 先秦时期人们的婚姻
婚姻是人们之间的重要的社会关系,它一方面作为家庭的组织形式关系到人们之间的亲属关系、血缘关系,因为一切社会关系多是由此衍生而来的;另一方面,它又是人类自身生产,即恩格斯所说的种的繁衍的需要。所以,婚姻状态如何,是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大问题。
原始社会,先人们先后经历了杂婚(即杂乱的婚姻关系)、班辈婚(为族内婚,婚姻关系是按辈分来划分的,即所有的同辈的兄弟姐妹之间多可以互为夫妻,但排除了长辈与幼辈之间的婚姻关系)、族外群婚(恩格斯称为普那路亚家庭,意为亲密的伙伴,即严格禁止本族内兄弟姐妹之间的婚姻关系,氏族成员必须到氏族外去寻找自己通婚的对象)、对偶婚(又称对偶家庭,即一对男女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比较固定的偶居,是一种以妇女为主体,随时可以解除婚姻关系的个体婚。初时为望门居,如云南纳西族的阿注婚姻;后为居妇家制;最后为居夫家制)、一夫一妻制几种婚姻状态。进入文明社会后,虽然一夫一妻制占据了主导地位,但原始婚俗的残余在许多方面仍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婚姻。
第一节 先秦时期的男女关系和婚姻观
一、青年男女的关系
先秦时期,特别是在战国以前,青年男女之间的两性关系是比较自由的,相互之间的交往基本上没有什么限制。这在《诗经》中是有所反映的。《诗经·国风》中的许多诗篇都是记述青年男女爱情的诗歌,描写了男女青年自由恋爱、调情、幽会、相思等情节。如《国风》的第一篇《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芎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就是描写一个男青年想追求自己的爱情的诗歌。《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描述的是男女青年约会,女青年向男青年赠送定情物的情景。《召南·草虫》:嘤嗄草虫,趣趣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慑慑。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是描写一个女青年思念自己的情人,并急切地要与之会面的诗歌。《召南.野有死赓》:野有死肩,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林有朴檄,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舒而脱脱兮,无感我蜕兮,无使龙也吠。是描写一对青年男女在林中幽会的诗歌。《郑风·女曰鸡鸣》: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是描写一个男青年到女家,俩人欢愉并互赠定情物的诗歌。《诗经·郑风·将仲子》: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是一个女子对心上人的表白,表面上是阻止他在夜里来自己的房间幽会,实际上却是在鼓励他。《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唏。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涣。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浊。是描写一个男青年思念自己心爱姑娘的心情。类似的诗歌还有很多,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
除此之外,当时男女青年私订婚约和私奔的事件也屡见不鲜。《周礼·地官·媒氏》云: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可见当时政府对此不仅不加干涉,反而却有些放纵。西周中期,恭王游于泾上,密康公从,有三女奔之。这三位女子在没有媒人说合的情况下就投奔自己的意中人,是社会允许的。至春秋时期,这种现象也是存在的。《左传·庄公三十二年》记载鲁庄公看上了漂亮的孟任,就情不自禁地跟随她回家,但孟任闭门不纳。直到鲁庄公答应立之为夫人并与之盟誓,孟任才答应了他的求婚。《左传·昭公十一年》记载鲁国的泉丘有一个女子梦见自己的帷幕覆盖了孟孙氏的祖庙,就和自己的伙伴一起私奔,在清丘的庙中二人发誓后,就进入了孟僖子家,孟僖子收留她们做了自己的妾。
此外,在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男女青年之间的两性关系不仅自由,甚至在有的国家还很混乱,其中以郑、卫、燕、齐等国最为突出。《汉书地理志》在谈到郑国的风俗时说:男女亟聚会,故其俗淫。《郑诗》曰:出其东门,有女如云。(《郑风·出其东门》)又曰:溱与洧方灌灌兮,士与女方秉菅兮,q陶盱且乐,惟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