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规的例外化与例外的常规化
常规的例外化与例外的常规化
— 重新理解中国法律的实效性困境
泮伟 江
内容摘要:法律实效性区分为单个法律的实效性和法律体系整体的实效性。法律体系整体的
实效性即普遍存在的对法律体系的规范性态度,与法律的规范性紧密相关。现代社会是一个
由远程陌生人组成的、高速流动和价值多元的社会。人际交往中双重偶联性问题,是现代社
会建构的根本难题。要化解这个难题,就必须使得交往过程中的一方在面临失望时仍保持
“稳定的对预期的预期”。这只有在普遍存在规范性态度下方有可能。而中国法律实效性的大
面积缺失恰恰意味着这种普遍存在的规范性预期的丧失。其后果则是种种现代病的反复发
作。而 “常规的例外化和例外的常规化”的处理方式,并不能有效地医治这些现代病,现代法
治的建构才是治病的唯一药方。
关键词:规范性态度;双重偶联性难题;中国法律实效性困境
一、凯尔森效力理论的规范社会学问题
法律效力是现代法理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当代的经典法学理论家,诸如凯尔森、哈特、德沃金和
拉兹等都对这个概念进行过分析。其中,尤其以凯尔森对效力和实效的区分最为精彩和著名,对当代
法理学的分析和辩论影响最为巨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后来哈特、德沃金等人对这个概念的分析,
都是对凯尔森理论的修正和发展。通过效力和实效的区分,凯尔森强调,效力概念对于理解法律具有
更为关键的意义,而实效则基本上是一个外在于法律的东西:“法律效力的意思是法律规范是有约束
力的,人们应当像法律规范所规定的那样行为,应当服从和适用法律规范。法律实效意思是人们实际
上就像根据法律规范规定的应当那样行为而行为,规范实际上被适用和服从。效力是法律的一种特
性;所谓实效是人们实际行为的一种特性,而不是像 日常语言似乎指的那样,是法律本身的一种特
性。法律是有实效的说法仅意指人们的实际行为符合法律规范。因而,效力和实效是指的完全不同的
现象。”{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讲师。
本文的写作是笔者的博士论文 《现代司法的分析与建构》的拓展和延续,初稿写成之后,“新法学”读书小组就本文初稿进行过一
次的讨论,周林刚、田夫、王旭、朱虎、任华敏、张力、田郎亮、丁栋、赵晓晴和涂建刚等学友都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对本文的
最后定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此一并致谢。当然,所有文责由笔者自己负责。
{1}[美]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42页。
将法律的应然有效性和它的实际有效性从概念上区分开来,引起了现代法理学的一场根本性的
革命。它为理解现代法律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工具,从而使得人们在理解和评价现代法律时,能够
得以摆脱对于法律实际有效性的过度依赖— 在缺乏法律效力这个概念之前,人们往往是不得不借
助于实效这个概念来理解法律效力的现象的。当然,凯尔森并不因此否认效力和实效这两个概念之
间存在着某种重要的联系:虽然效力和实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之间仍然有很重要的关系。规范
只能在属于一个规范体系、属于一个就其整个来说是有实效的秩序的条件下,才被认为是有效力的。
因此,实效是效力的一个条件。它只是一个条件,而不是效力的理由。{2}
我们看到,凯尔森虽然并不否认效力和实效之间的这种联系,但是通过对 条“件”和 理“由”这两
个概念的运用,凯尔森实际上仍然坚持了他的效力和实效这一区分的哲学基础,即新康德主义的规
范和现实的两分。遗憾的是,凯尔森没有详细地讨论规范意义的效力何以需要实效性作为条件,效力
和实效的这种剪不断的关系对于法理学来说,究竟具有何种意义。对这个问题的忽视或者不够重视
对凯尔森理论大厦的建构也具有很强的颠覆性。一方面,新康德主义的立场使得凯尔森坚持法律的
规范性,然而循着新康德主义的这一理论路径走下去,规范的来源又成为不可解决的问题。康德自己
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是在实践理性批判中进行的,绝对命令构成了规范的最终来源。如此一来,法律规
范和道德规范之间的区别就又成为了问题,凯尔森 自己所坚持的法律的实证性立场就又动摇了。在
告别 自然法立场之后,如何在坚持法律实证性的前提之下,论证法律的规范性问题,就变成了凯尔森
之后现代法律实证主义不得不面对的根本难题。凯尔森的动态规范体系理论和基础规范理论,就是
试图解决这个问题。
从不同的哲学理论基础出发,哈特一方面继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