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传说故事文化解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嫦娥奔月传说故事文化解读

嫦娥奔月传说故事文化解读   摘要:嫦娥奔月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神话传说故事之一。2007年10月“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使这一古老神话在当代又引起广泛的议论和思考。嫦娥身上集中体现着人们的理想与愿望,也体现着人们的审美追求。奔月故事反映了先民们对于宇宙自然的丰富幻想和神奇想象。嫦娥奔月传说故事演变过程中显示出中国人的崇月心态与折桂情结。人们由嫦娥奔月之后的仙界生活引发联想与感慨,突出地表现出人世间的伦理意识;在对嫦娥其人的认识与理解方面体现了人道主义的思想倾向和人性精神。在人类文化史上,世人的欲望在仙凡之界游走,反复互动而没有止境,嫦娥奔月故事的流传也不会停息,还将不断演绎出新的内容。   关键词:嫦娥奔月;文化解读;神话传说   中图分类号:I27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08)03―0182―05      嫦娥奔月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神话传说故事之一。2007年10月“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成功发射,使这一古老神话在当代又引起广泛的议论和思考,嫦娥这一位神话中的女性形象在今天更闪耀出新的光彩。重新回顾嫦娥奔月的传说故事并从文化的角度予以解读,对于继承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精华,促进当代文化事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嫦娥奔月传说故事的源起与异说      嫦娥奔月传说故事由来已久,《文选#8226;月赋》李善注谓《归藏》中已有记述,但《归藏》是殷商时期的《易》,早已失传。如今可以看到的关于奔月故事最早的文字记述,见于《淮南子#8226;览冥训》。其文云:“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娥窃之奔月。”高诱注云:“??娥,羿妻。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①这是奔月故事最基础的版本。据此可知,嫦娥故事的原始传说即具有神话的性质。西王母本是神话人物,西王母提供不死之药以及嫦娥服不死药而成仙并奔入月中的情节,都是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神话是远古先民的口头创造,故事的产生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故事的流传又具有较大的重塑性。因此,后世文人在记述这样的传说时,对故事源起的认定与考索便又有各种不同的解说。   关于嫦娥,西汉以后的文献记述多是附和《淮南子》,认定嫦娥是后羿之妻。张衡《灵宪》云:“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娥窃之以奔月。将往,枚筮之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②这里的记述除沿袭《淮南子》之外,又增加了嫦娥奔月之前占卜及奔月之后化为月中蟾蜍的说法。傅玄《拟天问》云:“月中何有,白兔捣药,兴福降祉。”③这里未明言月中有嫦娥,却又增加了玉兔捣药的内容,实为奔月故事的发展。于是,后世流传的奔月故事中说嫦娥有蟾蜍、玉兔为伴,皆肇始于张衡和傅玄。干宝《搜神记》记述嫦娥故事,基本上照抄张衡《灵宪》之文④。刘勰《文心雕龙》云“按归藏之经,大明迂怪,乃称羿毙十日,嫦娥奔月”⑤,江淹《遂古篇》赋序云“十日并出尧之间兮,羿乃毙日事岂然兮,嫦娥奔月谁所传兮”⑥,都重复《淮南子》的神话故事,这说明南北朝时期嫦娥故事已经相当流行。   关于嫦娥生活的时代,是与对后羿的认定紧密相连的。《淮南子#8226;本经训》云:“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m?、凿齿、九婴、大风、封?g、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m?,断修蛇于洞庭,擒封?g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⑦《山海经》中也记述有后羿为民除害的事迹。《海外南经》记云:“羿与凿齿战于畴华之野,羿射杀之。在昆仑虚东。羿持弓矢,凿齿持盾。”⑧《大荒南经》记云:“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天,海水南入焉。有人曰凿齿,羿杀之。”⑨以上各处所记述的?m?、凿齿等本是怪兽名,实指世间像怪兽一样的恶人。凿齿既然能持盾同羿作战,他当是远古时期的部落酋长,野蛮残暴而恣意掠夺,对以尧为代表的开化较早的部落构成严重威胁。于是羿奉尧之命战胜了他,为民除掉了祸害,成为民众敬仰的英雄。根据这样的记述,后羿当是尧时人。由于他使弓善射,于是在神话故事中就附会说他把天上的十个太阳射落九个。郭璞注《山海经#8226;大荒东经》所谓“羿射十日,中其九日”,王逸注《楚辞#8226;天问》亦云“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都说依据《淮南子》,可知《淮南子》所记事实是后羿故事的原始版本,关于后羿所处的时代明确指定为尧时。   然而,古籍所记后羿故事多有异说。赵翼《陔余丛考》云:“古来名羿而善射者不一人。《吕览》:黄帝时大挠作甲子,胡曹作衣,夷羿作弓,是黄帝时有羿也。许慎《说文》云:羿,帝喾射官。贾逵亦云,帝喾赐羿弓矢,使司射,是帝喾时有羿也。《淮南子》:尧使羿诛凿齿……是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