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s, DC) 是功能最强的APC,能有效摄取、加工及提呈抗原,刺激初始型T细胞的增殖和活化,是启动、调控并维持免疫应答的中心环节。 将DC修饰成为一种“自然”疫苗正成为一种能激发强大而持久抗肿瘤免疫应答新的手段。充分理解DC的生物学特性则有助于制备更为有效的免疫治疗疫苗。 1. DC的形态和表面标志 若要鉴定所得到的细胞是否为DC,往往是通过形态学、组合性细胞表面标志、MLR中刺激初始型T细胞增殖三个方面加以综合判断,即具有典型树突状形态、膜表面高表达MHCⅡ类分子、能够移行到淋巴器官和刺激初始型T细胞活化增殖,并具有一些相对特异性表面标志的一类细胞 2. DC的来源及分化成熟 DC分为髓系和淋巴系两大群体 人髓系DC是近年来研究和运用最被关注的DC亚群,业已在肿瘤免疫中得到广泛应用 人髓系DC主要包括:从CD34+造血细胞诱导分化获得的;从单核细胞诱导获得的Mo-DC;存在于皮肤、呼吸道上皮及消化道粘附上皮的郎罕氏细胞(LC) 6. DC的体外培养及应用 DC 在组织中含量甚微,细胞表面缺乏特征性的标志,不易与其它细胞分离。细胞来源的困难一度限制了对DC生物学特性等方面的深入研究 目前用于临床和实验研究的DC大多是通过体外分离DC的前体细胞,在含有有关细胞因子的培养体系中诱导获得 如何在体外获得大量的功能性DC是DC疗法治疗肿瘤需要解决的关键环节 骨髓、脐血、外周血CD34+细胞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均可作为体外培养DC的来源 适当的细胞因子配伍和应用顺序对DC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树突状细胞疗法是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肿瘤免疫治疗手段 国外早在1995年已开展了DC治疗肿瘤的Ⅰ期临床试验,国内直到2006年开展了应用DC肿瘤疫苗进行肿瘤治疗的临床试验; 综合近年来对不同肿瘤的Ⅰ/Ⅱ临床试验结果,总的说来,多数能够产生一定的治疗效果。尤其表现在前列腺癌和恶性黑色素瘤,目前已经进行到Ⅱ/Ⅲ期的临床治疗方案,临床缓解率基本上可以达到30%。 其他肿瘤,包括结肠癌、乳腺癌、卵巢癌、多发性骨髓瘤、B细胞淋巴瘤、脑胶质瘤、肾细胞癌等也已经开始了DC的临床应用,其疗效因肿瘤的不同而各异。 DC抗肿瘤免疫治疗的主要机制 肿瘤特异性抗原的有效递呈 诱导产生大量效应T细胞 启动效应T细胞迁移到肿瘤部位 保持效应T细胞在肿瘤部位的长期存在 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 DC与肿瘤免疫逃逸 DC能否与已存在的肿瘤接触从而摄取并加工肿瘤抗原,有实验证实,某些肿瘤细胞低表达GM-CSF,抑制DC向肿瘤部位迁移; 肿瘤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抑制DC向淋巴结迁移; 早期的肿瘤细胞不产生LPS、TNF-α等细胞因子,当肿瘤细胞的增殖到达一定程度,细胞出现坏死、凋亡或周围组织有炎性浸润时,DC才被激活,而此时肿瘤已无法为免疫系统所控制; 肿瘤细胞分泌的IL-10、TGF-β、VEGF等抑制DC的分化发育和功能 1. DC的来源 CD34+ 造血干细胞来源的DC 单核细胞来源的DC 患者外周血中分离获得的DC 肿瘤细胞来源的DC ——CD34+ 造血干细胞来源的DC 骨髓、脐带血中含有相对较多的CD34+细胞,在GM-CSF和TNF-?的微环境中诱导2周后,能够分化为CD1a+CD83+HLA-DR++的成熟DC,加入IL-4可以增加DC细胞的纯度,但不能够扩增产量,但FL、SCF或IL-3能够大大提高收获的DC细胞量;CD34-DC可能比Mo-DC具有更强的抗原提呈能力 诱导往往需要两步法,需要大量的细胞因子,花费较高。此外适合患者HLA配型的骨髓与脐带血的获得也有一定的难度 ——单核细胞来源的DC GM-CSF和IL-4(或IL-13)可以诱导CD14+的单核细胞向DC分化 ,加入TNF-?、CD40L或单核培养基可以促进DC成熟 在数量上Mo向DC分化没有扩增效应,但外周血中含有大量的Mo并且可以通过其贴壁特性而分离,经体外诱导培养的DC可以避免肿瘤微环境的抑制作用,所以为多数临床试验采用。用GM-CSF动员后的外周血中单核细胞的比例更高,并且含有一定数量的前体细胞,能够获得增殖 DC可由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直接诱导而来,和贴壁细胞来源的DCs相比,PBMC来源的DCs表达更高的共刺激分子CD86、CD40和MHC-П类分子 ——患者外周血中分离获得的DC 从外周血中直接分离DC,简单快速,可以不经过体外长期培养的过程直接获得,并且具有较强的同种刺激T细胞增殖的活性 但DC在外周血中的比例很低(在未经动员的情况下,只占到PBMC的0.15%~0.7%,或(3~17)×106 DC/L 血液),不能够获得足够的细胞量限制了其使用;某些肿瘤患者来源的血液DC,可能存在数量上的减少和功能上的缺陷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优质工程创优监理方案.pdf
- 第1-4单元期中重难点检测(试题)-2024-2025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docx VIP
- 大疆 精灵 Phantom 4 Pro V2.0 快速入门指南 用户手册.pdf
- XX省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信息平台项目监测预警信息平台采购需求.docx VIP
- 最满意的三项工作和最不满意的一项工作3篇.docx
- 第1-4单元期中重难点卷(试题)-2024-2025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docx VIP
- 送阅件-兖矿集团审计风险部.PDF
-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诊断报告.pptx
- NB∕T 31021-2012 风力发电企业科技文件归档与整理规范.pdf
- 辽宁省名校联盟 2024年高三 10 月份联合考试 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