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08条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08条(试行)
序
号
通病
现象
部位或
项目
防治措施
地基基础
常见通病
变形
地基处理
地基基础设计对符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3.0.2条等规定的,必须进行变形验算,并应明确沉降控制值(沉降和差异沉降)。
建筑物同一结构单元桩基应避免同时采用端承桩和摩擦桩。
对预制桩进场检验结果有怀疑时,应进行破损和抗弯试验(管桩,同一生产厂家、同一规格的产品,每进场300节必须抽一节做破损检验和见证取样抗弯试验),对桩身开裂等超过规定的不合格桩不得使用。
水泥土搅拌法不应用于泥炭土、有机质土、塑性指数Ip大于25的黏土、地下水具有腐蚀性的土的处理。当坚持采用时,必须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挤土桩应充分考虑对周边环境有影响,成桩施工速率不宜超过8根/天,并配合采取消减孔隙水压力及跳越施工成桩等措施。在压桩施工过程中,应对不同日期施工具有代表性部位的桩设置上浮和水平偏位观测点。定时检测桩的上浮量及桩顶水平偏位值,若上浮和偏位值较大,应优先采取复压等措施。
基桩竖向承载力检测应采用静载试验。对于灌注桩等若采用高应变检测竖向承载力,应有现场实测经验和本地区相近条件对比验证资料。对现场成型的桩宜对桩长进行检测验证。
序
号
通病
现象
部位或
项目
防治措施
结构常见通病
裂缝
砌体
砌筑砂浆应符合相应规范标准的要求,有专用砌筑砂浆的应采用专用砌筑砂浆砌筑。
砌筑砂浆应采用中、粗砂,严禁使用细砂和混合粉。砌筑砂浆应随拌随用,严禁在砌筑现场加水二次拌制。
砌体工程的各层在窗台标高处应设置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其中底层和顶层四周圈通,高度不宜小于90mm,纵筋底层和顶层不少于3φ10,其它层不少于3φ8,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宽度大于2.1m的洞口两侧应设置构造柱。
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混凝土多孔砖、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在施砌时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d (宜大于40d);应控制砌块砌筑时的含水率,表面有浮水时不得施工。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不应与其他块材混砌。在常温条件下的日砌高度应控制在1.6m以内。
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的抹灰,应采取在基层抹灰中部设置加强网等防止开裂的措施,加强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mm。墙面抹灰应在墙体砌筑30d后方可进行,外墙抹灰面应设分格缝。顶层粉刷砂浆中宜掺入抗裂纤维。
对设计要求的洞口、管道、沟槽和预埋件等,应在砌筑时预留或预埋;当必须在砌筑完成的墙体上开洞、开槽时,应采用专用机具钻洞、切槽,避免捶击、打凿;洞槽修补时应采用适当的材料,保证密实粘结牢固,抹灰层应设置加强网等防裂措施。
砌体结构住宅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顶层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7.5,当采用混凝土多孔砖时,顶层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10。
斜屋面应在檐口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
斜屋面卧梁下口的砌体应砌成踏步形。
填充墙砌体留置的拉结筋应连接牢固,后置筋应做拉拔试验;留置位置应与砌体皮数相符合,不得弯折使用;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时,构造柱与留槎部位应采用切槽埋设拉结筋。
填充墙砌至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隙,待填充墙砌筑完成至少间隔15d后,用柔性材料填嵌密实,或用斜砖补砌挤紧,其倾斜度宜为60°,并用同级砂浆填满挤实。
顶层框架填充墙采用灰砂砖、粉煤灰砖、混凝土多孔砖、混凝土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材料时,墙面粉刷层宜采用在基层抹灰中部设置加强网等防止开裂的措施。加强网宜选用钢丝(板)网或耐碱玻纤网布。
序
号
通病
现象
部位或
项目
防治措施
结构常见通病
裂缝
现浇混凝土结构
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以下简称现浇板)的设计厚度不宜小于110mm,(厨房、浴厕、阳台板不宜小于100mm)当楼板中埋设线管较密或有线管交叉时,其板厚不应小于120mm。
在现浇板中严禁埋设给水管道。当埋置其它管线时应避免交叉,必须交叉时宜采用增高型接线盒形式,管线的最大外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3。管线下宜加设保护层垫块,楼板双层配筋时,管线应布置在楼板的上下层钢筋之间;当楼板采用单向配筋时,应沿管线方向在板的上表面加设一道φ4@100宽600mm的钢丝网片作为补强措施。
图1预埋管件的钢丝网补强措施
屋面及建筑物两端房间的现浇板中宜设置双层双向钢筋,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直径不宜小于8mm。外墙转角处应设置放射钢筋φ8@100,长度为板跨度的1/3,且不得小于1.5m。
下列部位的混凝土现浇板内应配置防裂构造钢筋(宜采用φ8@100):
当建筑物平面不规则时,在房屋凹角处的楼板;
建筑物两端阳角处及山墙处的楼板;
建筑物南面外墙设置落地玻璃窗时,与南向外墙相邻的楼板;
建筑物顶层的屋面板;
与周围梁、柱、墙等构件整浇且受约束较强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完整word版)【matlab代做】基于MATLAB的GMM和KDE核估计得目标跟踪仿真.doc
- 二零二四年度智能量化交易期货委托理财服务合同范本3篇.docx VIP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运动(三)教材分析(课件).pptx
- 期中评估测试卷 (含答案) 2025年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docx VIP
- 初中数学微课 正方形中过对角线交点的直角问题.pdf VIP
- 22G101三维彩色图集(最新完整高清版).pdf VIP
- DB14_T 722-2025 公路隧道照明设计规范.pdf
- 钢结构检验批.docx
- 小学体育四年级《小足球-脚内侧传接球》课件.ppt
- (完整版)PID图绘制原则2.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