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支路三上面层沥青试验段施工设计方案
厚博学院迁建一期建设学院内支路三及沿路系统外配工程
沥青混凝土面层试验段
施 工 方 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永安建筑安装总公司
2015-8-2
沥青混凝土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厚博学院支路三配套系统项目土建工程施工设计图纸、招标文件。
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3、《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道路工程》SY4210-2009
二、试验目的和指导思想:
1、通过沥青路面试验段的试拌和试铺,检验各种施工机械的类型、数量及组合方式是否匹配,确定拌和机上料速度、拌和数量、拌和温度等操作工艺;
2、确定摊铺温度、速度,碾压顺序、温度、速度、遍数等碾压工艺及松铺系数等;
3、验证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提出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和最佳沥青用量;
4、全面检查材料及施工质量;
5、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人员、通讯联络及指挥方式。
三、拟定试验时间:2015年8月12日。
四、拟定试验路段: k0+100~k0+300。
五、机械设备及人员组合:
1、机械设备:
所有配套机械设备在试验路段开工前全部准备到位,并对各操作人员在摊铺前进行技术培训和交底。
拟用于试验段的机械设备表
序号
设备名词
型号规格
性能
数量
1
沥青拌和站
1500型
120t/h
1
2
沥青路面摊铺机
福格勒1800
7
1
3
装载机
380
2.5m
1
4
光轮压路机
BW202-AD22/BW161-AD22
18t
1
5
胶轮压路机
洛阳18吨
18t
1
6
自卸车
东风
20t
10
7
水车
东风
10t
1
2、参加人员:
拟用于试验段人员表
序号
职务
姓名
主 要 职 责
1
项目负责人
潘磊
总体协调、管理
2
总工
彭海涛
工艺、技术监督、指导
3
路面负责人
徐彬
负责现场施工技术管理
4
试验工程师
试验检查、监督
5
测量员
李辉
施工测量放线
6
拌和站负责人
拌和站生产管理
7
安全员
李涛
施工安全监督
8
其它
15人
机械操作、人工配合等
六、设计要求:
沥青路面上面层为4cm厚沥青混凝土(AC-13C),设计顶面宽度7m。
七、技术标准及组成配合比设计:
1、材料标准:
(1)粗集料:
粗集料保持洁净、干燥、表面 粗糙,并对其压碎值、坚固性、磨耗值、相对密度等技术指标进行检验,质量符合规范(《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要求:
项目
单位
指标要求
试验方法
压碎值
%
≤26
T0316
洛杉矶磨耗值
%
≤28
T0317
表观相对密度
--
≥2.6
T0304
吸水率
%
≤2.0
T0304
针片状颗粒含量
%
≤15
T0312
含泥量
%
≤1
T0310
软石含量
%
≤3
T0320
粗集料的检验结果详见试验报告。
(2)细集料:
细集料包括天然砂、石屑。其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项目
单位
指标要求
试验方法
表观相对密度
--
≥2.5
T0328
含泥量
%
≤3
T0333
砂当量
%
≥60
T0334
细集料的检验结果详见试验报告。
(3)、填料:
沥青混合料填料采用矿粉,并保持干燥、洁净,可自由从矿粉仓中流出,其质量符合以下要求:
项目
单位
指标要求
试验方法
表观密度
t/m3
≥2.5
T0352
含水量
%
≤1
T0103烘干法
粒度范围<0.6mm
<0.15mm
<0.075mm
%
100
T0315
%
90~100
%
75~100
外观
――
无团粒结块
-
亲水系数
――
<1
T0353
塑性指数
%
<4
T0354
加热安定性
――
实测记录
T0355
(4)沥青:
沥青砼面层采用90#道路石油沥青,其针入度、软化点、延度等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详见附表。
沥青运输、储存及使用过程中保持有良好的防水措施,避免雨水;保证储存温度不低于130℃,并不高于170
2、目标配合比:
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附录B: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根据各种矿料的级配试验结果,在满足沥青砼(AC-16C)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要求的条件下,确定各种矿料的比例;通过马歇尔试验,在保证满足密级配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要求的基础上,确定最佳油石比,提供确定各冷料仓向拌和机的供料比例、进料速率,供试拌使用,从而完成目标配合比设计。详见附表。
3、生产配合比:
在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对从筛分后进入拌和机热料仓的各种材料进行取样筛 分试验、调整,使生产时的各种材料满足目标配比的要求,以确定各热料仓的材料比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