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哲史教学-大纲重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哲史教学-大纲重点

PAGE PAGE 9 第三部分:具体教学内容 绪论(2课时) 一、“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 1、“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的由来 2、目前学术界对于“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的关注 二、“中国哲学”与“中国哲学史”的关系问题。 哲学与哲学史 关于“精英思想与一般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讨论 三、“中国哲学”与“外国哲学”尤其是西方哲学的关系问题。 四、中国哲学的特点: 根据张岱年先生的归纳可总结为一下几个方面: 一天人 和知行 同真善 重人生不重知性 重了悟不重知论 既不依附科学亦不依附宗教 五、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发展。 第一篇:先秦哲学 第一章:中华文明的起源(2学时) 第一节:原始宗教及原始神话 第二节:殷商宗教 一、殷商宗教之特点:由原始的图腾崇拜到祖先一神论宗教 二、周初的“以德配天”的天命观 1、“天命靡常” 2、“以德配天” 3、“敬德保民” 第三节: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 一、朴素唯物论——《洪范》:原始“五行说” “「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農用八政,次四曰協用五紀,次五曰建用皇極,次六曰乂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徵,次九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極。「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潤下作鹹,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 二、由卜筮到哲学:《周易》的哲学思想 1、《周易》的作者、年代、及相关史料 2、《周易》中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第二章:孔子的哲学思想(4学时) 第一节:孔子的生平著述 第二节:“正名”思想 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茍而已矣!」 第三节:“仁”的思想 一.“爱人” 二.“忠恕” 三.“克己复礼”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四.“孝悌”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第四节:孔子的天道观 孔子的天命思想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与“知其不可而为之” 孔子的鬼神观 “敬鬼神而远之” “子不语怪力乱神”与“子所重民:食、丧、祭” 第五节:中庸思想 第六节:孔子的为学与精神境界 一、“生知”与“学知”:孔子的知识论 二、“下学上达”与“执两用中”:孔子的方法论 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救世情怀与“吾与点”的逍遥:孔子的精神境界 第三章:《老子》的哲学思想(4课时) 第一节:道家思想研究的现状及前沿问题: 一、《史记》关于老子其人其书的介绍 二、1973年长沙马王堆《老子》帛书的甲乙本 三、1993年郭店楚墓竹简的《老子版本》 第二节 道论——老子的哲学思想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实体意义的道 宇宙生成论意义的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以抱阳,充气以为和。” 朴素辩证法意义的道 “反者道之动” 事物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发展 事物的运动发展“各复归其根” 人生哲学意义的道 自然无为 柔弱处下 全德保生 绝仁弃义 第三节:“静观”、“玄览”的“为道”功夫与“玄同”的达“道”境界 1、为道的功夫 2、“玄同”的境界 第四章:墨子的哲学思想(4课时) 第一节 墨家的思想源流及其相关史料 一、墨家的思想源流 二、墨子其人及其书 第二节 墨翟的宗教专制主义的思想 一、天志:最高的价值规范 二、尚同:权威主义的政治理念 “然计得下之情,将奈何可?故子墨子曰:“唯能以尚同一义为政,然后可矣!”何以知尚同一义之可而为政于天下也?然胡不审稽古之治为政之说乎?古者天之始生民,未有正长也,百姓为人。若苟百姓为人,是一人一义,十人十义,百人百义,千人千义。逮至人之众,不可胜计也;则其所谓义者,亦不可胜计。此皆是其义,而非人之义,是以厚者有斗,而薄者有争。是故天下之欲同一天下之义也,是故选择贤者,立为天子。” 三、兼爱:无差别的社会理念 “既以非

文档评论(0)

mmrs36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