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教育研究中心院电影教育方向考研重点资料分析.doc

2017年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教育研究中心院电影教育方向考研重点资料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教育研究中心院电影教育方向考研重点资料分析

才思教育考研考博 全心全意 因才思教 更多资料下载: 2017年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教育研究中心院电影教育方向考研重点资料分析 第十四章 电视节目制作 第一节 电视概述: 电视的诞生:电视是诞生于20世纪的最年轻的艺术形式 1、其他艺术种类:音乐、舞蹈、文学、美术、艺术设计、戏剧、戏曲、电影。 2、艺术的共同特征:非实用,非功利,是人类情感的自由表达,都是抒情,但是各艺术门类所用的工具、材料、语法不同。 3、影视艺术的特征:画面性、综合性 4、电视诞生过程: a.1920年广播出现,可以远距离传播声音。 b.1925年英国人贝尔德远距离传输图像。 c.1936年世界第一座电视台英国广播公司BBC电视台建立,电视诞生。 d.1953年美国正式播出彩色电视。 e.1958年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 二、电视与电影的美学区别: 1、电影:虚幻的理想的美丽的梦。(陶醉、欣赏、审美) 2、电视:真实的现实的生活(关注:是我们关注世界的眼睛、耳朵、大脑) 3、电影:艺术性、娱乐性 4、电视:信息性、娱乐性 三、东西方广播电视事业差异 1、起因: 中国:党的喉舌,一开始就是宣传工具、斗争工具、统治工具、教育工具。 西方:信息娱乐产业,提供精神商品 2、运营机制: 中国:中央计划,全额拨款,现在中央不再拨款,但严格监督管理。 西方:传媒独立、违法政府相关部分管,法内行业自律,靠广告回收,自生自灭。 3、传媒的舆论监督 四、电视节目栏目化分析 1、早期电视节目特征: a.播出时间短 b.节目种类少(除了新闻,只有极少其他教育、文艺节目) c.节目规格随意性大(长短不一、内容不一、时间不固定、碰到什么片子就放什么,依次放完就完) d.节目与观众无沟通,少量的沟通只依靠字幕完成。 2、电视节目发展趋势: a.发展特点:播出时间延长、节目数量、种类变多,内容丰富。 b.存在缺憾:少数优秀节目陷在一大堆节目中,观众留不下深刻印象,即使要模仿它的风格再做几期,可是因为时间不固定,无法预告、无法与观众交流、探讨、反馈、互动。 3、栏目化成因:因为以上原因,节目制作者就想,能不能安排一个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周期、固定的长度,把相似风格的节目集中起来,或者按照某个特定的风格去做一系列的节目,于是栏目形成了。 五、节目栏目化的优势 1、风格统一,标准统一,易于控制质量。 栏目的风格宗旨制定后,就可以对每期节目进行评价比较,符合风格的优秀节目就表扬,不符合、质量低下的就向优秀的看齐。当然,风格统一并不是不能变化,而是要根据观众反馈逐渐修改调整,目的观众满意。 2、可以根据收视率知道观众对不同风格节目(栏目)的喜欢程度进行取舍。比如电视台想上一档新的风格的节目类型,根据台里对它的重视程度,制定预算成本,然后根据投入成本、时段成本,框定一个收视率,如果三个月后达不到这个收视率,栏目就要撤消。 3、栏目化后,数量增大,出现频率高,社会影响大。人们不一定每天看,可是只要你有一天看见了,就知道这个栏目了,就会天天在这个时候守候在电视机旁,稳定了收视率。 4、利用栏目平台跟观众交流 栏目固定下来以后,就成了一个独立的灵活的机构,有固定的制作班底、主持人、负责人,就可以以栏目组的形式跟观众沟通,开展活动,很多栏目为了拉拢观众,在节目下都会安排跟观众的互动活动,形成了一种公司运营形态,它所有的运营活动只有一个目的:拉拢观众,稳定观众,提高收视率。节目影响力大,收视率就高,广告、赞助商也就越多,栏目组的隐形收入也多,因为栏目影响大了以后,人气旺了以后,广告效果也好,所以广告商也乐意投钱。 5、栏目化促成主持人的出现 早期节目没有跟观众沟通,可是栏目化之后,每一期什么内容,怎么连结,怎么跟观众沟通,都需要一个介于节目与观众之间的桥梁纽带,于是主持人出现了。节目内容可以海阔天空,一天一变,可是有了主持人之后,就有了统一的标识,固定的形象,再加上主持人对每期节目的点评、串连,节目就有了整体感。需要注意:主持人的气质风格一定要跟节目风格相统一,支持人的气质形象就代表了栏目形象。 六、栏目化对节目的要求 1、生产制度化、规模化 每期节目的策划、拍摄、后期制作都严格规定了时间进度,必须严格执行,每个编导每个月都有任务量,以此避免“开天窗”,一般开播前有1-3个月的储备量。 2、题材要丰富,要确保有源源不断的选题来源。 3、节目可操作性强,凡是策划时不确定因素太多的,统统否定。 4、向低成本、高效果发展:如凤凰的谈话类、读报类、时事评论类。 七、栏目组人员构成 制片人、主编、编导、摄像、后期剪辑、节目包装、演播室工作人员、主持人。 八、节

文档评论(0)

dajia1q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