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设计)-《大时滞环境下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研究》.docVIP

毕业论文(设计)-《大时滞环境下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1 大时滞环境下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学院 08控制工程 游洋 0842402029 2012年3月 绪论 摘要: 近年来,网络控制系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主要挑战之一在于控制环中的网络时 延对其影响;网络时延会降低网络控制系统的性能,甚至使系统不稳定;目前,大多数学者只研究了网络时延小于采样周期时对控制系统的影响,而网络控制系统中的大时延更加复杂,同时也更加难以处理;文章论述了带有大时延的网络控制系统的现有的研究方法。并指出这种问题的其它可能的研究方法。 一.什么是网络拥塞 拥塞是一种持续过载的网络状态,此时用户对网络资源(包括链路带宽、存储空间和处理器处理能力等)的需求超过了固有的容量。就Internet的体系结构而言,拥塞的发生是其固有的属性。因为在事先没有任何协商和请求许可机制的资源共享网络中,几个IP分组同时到达路由器,并期望经同一个输出端口转发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显然,不是所有分组可以同时接受处理,必须有一个服务顺序,中间节点上的HYPERLINK /view/907.htm缓存为等候服务的分组提供一定保护。然而,如果此状况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当缓存空间被耗尽时,路由器只有丢弃分组。在这种持续过载的状态下,网络性能会急剧下降。 网络拥塞的危害 由于该类高速计算机网络中流量所存在的突发性和波动性,即使在设计很好的网络中,拥塞问题也经常容易发生,拥塞会导致数据的丢失和延迟,甚至会导致网络崩溃,因此拥塞控制已经成为未来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设计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网络拥塞的发展和研究方向 对带有大时延的网络控制系统的研究,既可以从控制的角度出发,也可以从网络协议或调度的角度进行。当我们采用某种固定的控制方法对网络控制系统进行设计时.还要清楚地了解这种方法是否可行、是否可接受、是否可靠,以保证能在选定的网络协议下实现控制。 另外.在对网络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器的设计时,能同时兼顾网络和控制性能的智能控制器应该在今后得以研究。随着网络应用在各领域的快速发展, 网络控制系统必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网络拥塞的定义理论 网络拥塞的理论 一般来说,当通信子网中有太多的分组时,网络性能降低,这种情况就叫拥塞 本质:对资源的需求 可用资源——拥塞出现表示荷载超过了资源的承受能力。 网络拥塞的难点 目前计算机网络基本上都是采用基于速率反馈的流量控制策略,典型的拥塞控制算法有向前显式拥塞通告(FECN)、反向显式拥塞通告(BECN)、均衡速率控制算法(PRCA)和智能拥塞控制算法(EPRCA)等。这些算法中,反馈信息往往是二值的,只能区分“拥塞” 和“非拥塞”两种状态,这是引起系统振荡的重要原因。而且这些算法都是基于经验设计的,缺乏系统的理论分析依据。 文献介绍 源端(TCP)协议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HYPERLINK /view/544903.htm传输控制协议TCP是一种面向连接(连接导向)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运输层(Transport layer)通信协议,由IETF的RFC 793说明在HYPERLINK /view/2727807.htm因特网协议族(Internet protocol suite)中,TCP层是位于IP层之上,应用层之下的运输层。不同主机的应用层之间经常需要可靠的、像管道一样的连接,但是IP层不提供这样的流机制,而是提供不可靠的包交换。   应用层向TCP层发送用于网间传输的、用8位字节表示的数据流,然后TCP把数据流分割成适当长度的报文段(通常受该计算机连接的网络的数据链路层的最大传送单元(MTU)的限制)。之后TCP把结果包传给IP层,由它来通过网络将包传送给接收端实体的TCP层。TCP为了保证不发生丢包,就给每个字节一个序号,同时序号也保证了传送到接收端实体的包的按序接收。然后接收端实体对已成功收到的字节发回一个相应的确认(ACK);如果发送端实体在合理的往返时延(RTT)内未收到确认,那么对应的数据(假设丢失了)将会被重传。TCP用一个校验和函数来检验数据是否有错误;在发送和接收时都要计算和校验。   首先,TCP建立连接之后,通信双方都同时可以进行数据的传输,其次,他是全双工的;在保证可靠性上,采用超时重传和HYPERLINK /view/1919509.htm捎带确认机制。   在流量控制上,采用HYPERLINK /view/1341477.htm滑动窗口协议,协议中规定,对于窗口内未经确认的分组需要重传。   在HYPERLINK /view/1453183.htm拥塞控制上,采用广受好评的TCP拥塞控制算法(也称AIMD算法),该算法主要包括三个主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秦圈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