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钾高血压综合症鉴别诊断教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同济大学赵家胜主任微访谈精选:低血钾高血压综合症的鉴别诊断 2013-06-17 22:53来源: HYPERLINK / 丁香园作者:丁香园通讯员 字体大小: ?? 同济大学内分泌科赵家胜主任 低血钾 HYPERLINK /tag/hypertension?trace=inblink \o 高血压 \t _blank 高血压综合症(hypokalemic?hypertensive?syndrome)是临床工作中的常见病症,通过手术或某些特殊药物治疗能达到根治或显著改善病情,关键是找出病因,加某种药物能够明显缓解病情,起到四量拨千斤的功效。应丁香园邀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内分泌科@ HYPERLINK /profile/zjstongji \t _blank 赵家胜主任?于6月6日做客微访谈,在线与大家探讨了“高血压伴低血钾鉴别诊断”。 赵家胜主任对内分泌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全面,擅长 HYPERLINK /tag/diabetes?trace=inblink \o 糖尿病 \t _blank 糖尿病的综合治疗,垂体、甲状腺、肾上腺及其它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诊治。对高血压合并低血钾疾病的鉴别和诊治有丰富经验。 以下是本次微访谈精彩内容汇总: 万古长青:高血压和并长期低血钾应从哪几方面考虑病因,确定病因后如何治疗? HYPERLINK /profile/zjstongji \t _blank 赵家胜:临床上,高血压伴低血钾是比较常见的问题,需仔细询问发病年龄、家族史、是否使用过 HYPERLINK /search/drug.htm?keyword=%E5%88%A9%E5%B0%BF%E5%89%82trace=inblink \o 利尿剂 \t _blank 利尿剂、甘草等药物,体格检查尤其要注意是否存在性发育异常,腹部有无血管杂音等体征,结合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方能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鉴别诊断时需考虑以下病因: 一、原发性高血压。 患者使用排钾利尿剂或由于其它原因如呕吐、腹泻、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均可能发生低血钾,除去病因、补充 HYPERLINK /search/drug.htm?keyword=%E6%B0%AF%E5%8C%96%E9%92%BEtrace=inblink \o 氯化钾 \t _blank 氯化钾等治疗即可。对于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如果小剂量利尿剂即可诱发低血钾者,要当心原发性 HYPERLINK /tag/hyperaldosteronism?trace=inblink \o 醛固酮增多症 \t _blank 醛固酮增多症的可能。 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 原醛并不少见,估计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5-10%,多数患者并非因低钾麻痹而就诊,主要表现为难治性高血压,亚洲患者低血钾比较常见。对下列高危人群需考虑原醛可能:伴有自发性或利尿剂诱导的低钾血症的高血压患者;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重度高血压患者(血压160/100mmHg);早发的高血压(发病年龄20岁)或有原醛家族史的患者;伴肾上腺偶发瘤的高血压患者。原醛的诊断包括三个步骤:1.病例筛查,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ARR)20,同时醛固酮15ng/dL,进入下一步;2.盐水确诊试验:4小时内静脉输注生理盐水2000ml,盐水输注后醛固酮5ng/dL,基本可排除原醛,10ng/dL基本可确立原醛诊断,5-10ng/dL之间,不肯定,也可能是特醛症;3.分型诊断:所有患者均行肾上腺薄层CT扫描。年龄40岁,原醛症状明显,单侧孤立的低密度大腺瘤(1cm),对侧肾上腺形态正常者,可考虑单侧肾上腺切除。许多病例肾上腺CT可显示正常、单侧肾上腺肢体增粗、单侧小腺瘤(1cm)或双侧大腺瘤,对这些患者需要行双侧肾上腺静脉采血(AVS),判定为单侧病变者(醛固酮瘤APA或原发性肾上腺增生PAH),首选单侧肾上腺切除;判定为双侧病变者(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选用药物-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 HYPERLINK /search/drug.htm?keyword=%E8%9E%BA%E5%86%85%E9%85%AFtrace=inblink \o 螺内酯 \t _blank 螺内酯或依普利酮)治疗。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症(FH)比较罕见,分为2型。Ⅰ型FH又叫 HYPERLINK /search/drug.htm?keyword=%E7%B3%96%E7%9A%AE%E8%B4%A8%E6%BF%80%E7%B4%A0trace=inblink \o 糖皮质激素 \t _blank 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性醛固酮增多症(GRA),发病机制是由于同源染色体之间遗传物质发生不等交换,编码11β-羟化酶的基因和编码醛固酮合成酶的基因之间形成一嵌合基因,11β-羟

文档评论(0)

189****614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