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伸冲击硬度试验方法标准的改进及问题.ppt

拉伸冲击硬度试验方法标准的改进及问题.ppt

  1. 1、本文档共10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拉伸冲击硬度试验方法标准的改进及问题

GB 6394-2002晶粒度检验方法标准的不合理之处 ASTM E112和GB6394标准中介绍的方法:比较法、截点法、面积法都是基于晶粒大小均匀的前提下,得到“平均晶粒度”。 而GB 6394-2002包括了混晶检验的内容,实际操作时没有依据。 ASTM E112、ASTM E930和ASTM E1181三个标准适用于三种情况,难以用GB 6394-2002评估平均晶粒度的方法评估混晶的晶粒度。 GB 6394-2002晶粒度检验方法标准执行中的问题 发达国家和我国产品标准比较,会发现少很多晶粒度检验。 检验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是要检查确认本质细晶粒钢,方便有效的方法根据铝含量或酸溶铝含量保证细晶粒而不要检查晶粒度; 如果检查晶粒度控制力学性能性能,拉伸试验更直接更准确; 如果要检查表面粗晶,检查的位置不对; 如果检查评估工艺是否稳定,分辨力不够。 晶粒度或晶粒尺寸检查,应该是用于抽查工艺稳定状况,而不应作为一般产品出厂的一项检验指标;除非是要求粗晶粒的产品或者不是铝镇静钢而且要做热处理的钢材。 晶粒度检验的一个难点是如何清晰完整地显示晶界。(ASTM晶粒度专题讨论会情况) GB 10561-2005 和ISO 4967:1998 GB 10561-2005 和ISO 4967:1998技术内容是一致的,这版标准的最大进步是把原来看图评级改成了可以测量计算夹杂物级别。GO 看图评级,张三和李四有理由评出不同的结果,而测量计算就不大会得出显著不同的结果。 夹杂物检验要避免的一个问题是过长时间研磨造成假象。 对照发达国家标准,也会发现需要检验夹杂物的产品很少 。 微观夹杂物检验标准执行中的问题 评价方法与实物水平的关系,实物水平夹杂物含量降低了,在夹杂物级别上没有体现出来。 检验夹杂物想反映哪项性能?不同目的要检验的对象可能不同(拉伸性能、弯曲性能、疲劳性能、抗氢诱裂纹性能?)。 国标的夹杂物检验往往是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历史的沿袭;需要对照发达国家对应的产品标准,把无效的检验项目减下来,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损害。 宝钢钢板标准的经验和高线标准的教训。 宏观夹杂物检验标准执行中的问题 热酸低倍检验 断口检验 塔形检验 GO 无损检验宏观夹杂物的优势 不允许有宏观夹杂的真正重要的产品,应该对每个制成品做无损检测,材料提供者检测不如最终制成品检测可靠。 金相检验标准中错误举例 YB/T 169-2000 高碳钢盘条索氏体含量金相检验方法 GO “对于YB/T 169-2000高碳钢盘条索氏体含量金相检验方法评级依据的探讨” GO “碳钢盘条中珠光体类型组织的区分和判定” GO “我国钢铁产品标准中存在的三类检验问题初探” GO 国际标准制修订过程的现状和发现 参与情况: ISO 14577 仪器化硬度GO、洛氏硬度 ISO 6508 GO、弯曲ISO 7438 GO、n值r值 GO、拉伸ISO 6892 GO 仪器化硬度测量拉伸性能 发现: 不同标准管理体制: ASTM、ISO、GB 试验机公司在试验方法标准活动中的作用 问题讨论 谢谢! Fig. 4 Fracture toughness test results, their median master curve, and 95% and 5% confidence curves. Examples showing in-field indentation tests (in Mexico) BACK n值测量中发现的问题:曲线不是单调上升 BACK 不同应变范围n值会不同,拉伸速率影响n值 ISO 148-1:2006(2009)和GB/T 229-2007 ISO 148-1:2006和ISO 148-1:1983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及实施中的问题 ISO 148-1:2009和ISO 148-1:2006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 ISO 148-1:2006和GB/T 229-2007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及实施中的问题 两种摆锤测量结果(KV2 KV8)之间的关系 两次能力验证数据引起的疑问和张庄等研究结果反映出的问题 GO ISO 148-1:2006和ISO 148-1:1983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及实施中的问题 ISO 148-1:2006与ISO 148-1:1983相比,技术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除了V形缺口试样之外增加了U形缺口试样(注意U形缺口深度5mm)。 除了摆锤曲率半径为2mm的冲击机之外增加了摆锤曲率半径为8mm的冲击机。 ISO 148-1:2006通过引用ISO 148-2,再通过ISO 148-2引用ISO 148-3,要求每年至少要用两个能量等级的V性缺口冲击标样校验冲击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oai118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