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1细胞观察和测量.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11细胞观察和测量

9、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位时,高倍物镜与低倍物镜相比,其( ) A、物像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物像小、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C、物像大、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D、物像大、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C 10、用显微镜观察某标本时,已知目镜的放大倍数为10×,物镜的放大倍数为40×,则物像的放大倍数为( ) A、长度、宽度均放大400 × B、面积放大了400 × C、长度或宽度均放大40 × D、标本的体积放大400 × A * * * * 生命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 (2)了解实验仪器设备的性能 (3)确定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4)遵守实验的操作规程、认真的观察、及时仔细的记录 (5)科学的分析实验数据 (6)共同讨论,得出结论 (1)带着问题学习 常见的光学显微镜 一 、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机械部分 调焦器 镜筒 物镜转换器 载物台 镜座 镜柱 活动关节 镜臂 光学系统部分 目镜(接目镜) 物镜(接物镜) “16×”,“10×”的含义。目镜指针 低倍镜 高倍镜 油 镜 如何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10× 40× 照明系统部分 光 源 反光镜 光 圈 : 内光源与外光源 : 凹面镜与平面镜 : 六个大小不同的光圈 如何调节观察视野的明暗度? 反光镜用凹面镜,光圈调到最大 一、取镜与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 左手托住镜座 二、对光 对光时低倍镜正对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双手转动反光镜。 标准:可以看到白色明亮的视野,视野亮度均匀。 物镜 三、放置装片:装片应放在载物台的中央,使要观察的部分位于通光孔的中央。 1.先将镜筒下降到与装片相距0.5cm处,用粗调节器调节。(眼睛注视物镜) 2.眼睛注视目镜,向内转动粗调节器,缓慢地上升镜筒(约0.8cm处),直到出现物像。 3.然后用细调节器调节,直到物像最清晰。 四、低倍镜观察 调细准焦螺旋后 调粗准焦螺旋 1.先将要进一步放大观察的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2.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到位。(此时请勿抬高镜筒) 3.然后用细调节器调节,直到物像最清晰。 五、高倍镜观察 如光线较暗,可调节反光镜和光圈(聚光器)。 在具体的操作中,应如何移动标本? 收镜 六、显微镜复原 1.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 3.并下调镜筒至最低。 2.再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呈八字形偏到前侧。 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一)取镜安放: 二)对光 三)放置标本: 五)善后整理 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轻拿轻放,并略偏左; 1、扭动转换器,使镜头、镜筒和通光孔成一直线; 2、根据光线强弱,调节反光镜和遮光器(光圈) 四)调焦观察 玻片标本放置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央 1、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 2、转动转换器,把两物镜偏到旁边,并下调镜筒至最低。 1、低倍镜观察 2、高倍镜观察 四)调焦观察 1、低倍镜观察 2、高倍镜观察 1)将镜筒下降到与装片相距0.5cm处,用粗调节器调节。(眼睛注视物镜) 2)眼睛注视目镜,向内转动粗调节器,缓慢地上升镜筒(约0.8cm处),直到出现物像。 3)然后用细调节器调节,直到物像最清晰。 1)先将要进一步放大观察的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2)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到位。(此时请勿抬高镜筒) 3)然后用细调节器调节,直到物像最清晰。 目镜测微尺: 一块可以放入接目镜内的特定圆形玻璃片。玻片中央是一个细长带刻度的尺,等分成50或100小格 目镜测微尺安装方法 目镜测微尺 目镜测微尺 三、显微镜测微尺的使用方法 物镜测微尺及其中央部分的放大 一 物镜测微尺 一块中央部分刻有精确等分线的载玻片。每一刻度间距为10μm即把1mm等分为100格,专门为校正目镜测微尺实际数值用的。 目镜测微尺的校正 0 10 20 30 1)将目镜测微尺装入目镜内,刻度朝下,并将物镜测微尺朝上置载物台上。 2)用低倍镜核对,至能清晰看到物镜测微尺。 3)改用高倍镜对焦后,转动目镜,使目镜测微的刻度和物镜测微尺刻度平行。 4)两尺吻合后,先使两尺的一端某一刻度完全重合,然后再寻找另一端第二条重叠的刻度。 5)计下两吻合刻度间,目镜测微尺与物镜测微尺的格数。按下列公式算出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长度。 目镜测微尺每格长度(微米)

文档评论(0)

135****604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