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亭泵站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项目总结报告.docVIP

官亭泵站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项目总结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官亭泵站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项目总结报告

PAGE 2 - 民和县灌区 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 总结报告 民和县水务局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三日 7 - 一、灌区基本情况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最东端,是青海省的东大门,东南与甘肃省相邻,西北与乐都县接壤,西南与循化县隔黄河相望,西以拉脊山为界与化隆县为邻。南北两端通过黄河和湟水河,境内以浪塘山为界分为黄河流域和湟水流域。西部最高海拔4220米,东部最低海拔1650米。全县国土总面积1890.82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318个行政村。2009年总人口39.7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40%,农业人口35.59万人。国内生产总值22.67亿元,耕地面积70.50.万亩,粮食总产13290.9万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3701 官亭泵站灌区位于民和县县城以南约89km的黄河北岸,东临寺沟峡,西至积石峡,北依公伯山,南与甘肃省积石县隔河相望。海拔高程在1700—1800m之间,地理坐标东经96°40′34〃,北纬31°30′34〃。距省会西宁175km左右,距县府驻地川口镇87km。区内有三级路面的川官公路和官亭—中川四级公路,交通十分便利。 灌区水资源除有濒临灌区南部的黄河水可供取用外,还有较大沟道鲍家沟、吕家沟、岗沟、大马家沟等,虽属黄河一级支流,但都因集水面积不大,源短坡陡,径流很小,属季节性河流,灌溉期间,沟内干枯无水,加上上游节节拦截引用,下游可利用水量不大,另据调查,灌区内地下水源也不丰富,且埋藏较深,所以灌区利用地下水灌溉希望不大,黄河水是理想的灌溉水源。 官亭泵站灌区内有官亭、中川2个乡镇18个行政村4495户,人口22050人,各类大小牲畜3.44万头(只),人均耕地2.3亩,平均单产302公斤,人均收入1821.44元,居民以土族为主,间有零星回族、汉族和藏族。经济结构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无其它工副业和乡镇企业,农业生产是本地区群众赖以生存的唯一经济支柱。 项目区灌区水利工程建成于1969年10月,由动力渠引水至水轮泵站,经水轮泵机组提水至支渠后灌溉农田。灌区供水工艺流程为:渠首控制闸?输水渠(2.07km,Q=32m3/s)?进水、冲砂闸?动力渠(10.79km,Q=16m3/s)?压力前池?水轮泵站?支渠?田间渠系 民和县东垣渠灌区水利工程始建于1951年,1963年全面建成投入运行,属无坝引水自流灌区。工程以湟水河为水源,干渠设计流量为5m3/s ,全长30.15 km,支渠5条共24.15 古鄯水库位于民和县古鄯镇境内,距民和县城34公里,离古鄯镇3公里。水库坝址在柴沟和案板沟汇合处,河沟流域面积33平方公里。水库工程于1976年动工修建,1979年下闸蓄水,总库容量780万方,兴利库容650万方,防洪库容100万方,死库容30万方,是一座引隆治沟流域七里寺峡水源为主的半注入式年调节水库。水库枢纽工程有:引水干渠(长11.37公里,比降1/2000,设计流量2.5m3/s,除引水入库蓄水外,控制自流灌溉面积4750亩)、大坝(黄土均质坝、坝高38米,坝顶长371米,坝顶宽8米,坝底宽240米,坝基防渗形式为粘土截水心墙)、放水竖井和输水洞(放水检修闸门为电动启闲,闸门竖井深46米;输水洞前162.3米为圆形有压(钢筋砼)洞,后192米为¢850的压力钢管,现最大泄水量为8m3/s)、泄洪道(总长434米,侧堰长21米,设计溢洪量:侧堰20.2m3/s,陡坡73.2m3/s;最大溢洪量:侧堰62.4m3/s,陡坡122.4m3/s)和排 砂 渠 (渠长1.961公里,比降1/145,设计过流量60m3/s)。 古鄯水库全灌区设计灌溉面积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1325亩,征费灌溉面积11325亩,属二类灌区。灌区干渠工程有:引水干渠(长11.37公里,比降1/2000,设计流量2.5m3/s)、总干渠(长3.83公里,比降1/2000,设计流量2m3/s)、北干渠(长17.42公里,设计灌溉面积5500亩,比降1/1000—1/100)、南干渠(长18.88公里,包括隆治沟老灌渠改造15.2公里,灌溉面积11450亩)和西干渠(长9.62公里,比降1/1000,设计流量1.0m3/s,设计灌溉面积6600亩)。干渠总长度为61.12公里,已衬砌51.82公里,占总长的84.8%。支渠工程有古鄯支渠、朱家岭支渠及引水渠上的3条支渠(引水一、二、三支)和南干渠上的四条支渠(南干一、二支和哈家支渠及下川口支渠)。支渠总长23.52公里,已衬砌18.58公里,占总长的78.9%。全灌区现有树木39400棵。 2003年对水库大坝及其枢纽工程进行了除险加固,稳固了水库效益的发挥。2009年8月,隆治、总堡、马场垣三乡及工业园区生活用水正式通水,标志着古鄯水库由原来单一的灌区灌溉转变为集灌溉和人饮一体化供水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