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年高考浙江卷文言文: 送丁琰序试题及答案
2013年高考浙江卷文言文: 送丁琰序试题及答案
2013年高考文言试题及答案浙江卷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送丁琰序
(宋)曾巩
守令之于民近且重,易知矣。予尝论今之守令,有千里者相接而无一贤守,有百里者相环而无一贤令。至天子大臣尝患其然,则任奉法之吏,严刺察之科,以绳治之。或黜或罢者相继于外。于是下诏书,择廷臣,使各举所知以任守令。每举者有姓名,得而视之,推考其材行能堪其举者,卒亦未见焉。举者既然矣,则以余之所见闻,阴计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犹恐予之愚且贱闻与见焉者少不足以知天下之材也则求夫贤而有名位闻与见之博者而从之问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岂天下之人固可诬,而天固不生才于今哉!
使天子大臣患天下之弊,则数更法以御之。法日以愈密,而弊日以愈多。岂今之去古也远,治天下卒无术哉!盖古人之有庠有序,有师友之游,有有司之论,而赏罚之始于乡,属于天下,为教之详至此也。士也有圣人之道,则皆得行其教;有可教之质,则皆可为材且良,故古之贤也多。贤之多,则自公卿大夫至于牛羊仓廪贱官之选咸宜焉,独千里、百里之长哉?其为道岂不约且明,其为致天下之材,岂不多哉?其岂有劳于求而不得人,密于法而不胜其弊,若今之患哉?
今也,庠序、师友、赏罚之法非古也,士也有圣人之道,欲推而教于乡于天下,则无路焉。人愚也,则愚矣!可教而贤者,卒谁教之哉?故今之贤也少。贤之少,则自公卿大夫至于牛羊仓廪贱官之选常不足其人焉,独守令哉?是以其求之无不至,其法日以愈密,而不足以为治者,其原皆此之出也已。噫!奚重而不更也?
姑苏人丁君琰佐南城,南城之政平。予知其令,令曰:“丁君之佐我。”又知其邑人,邑人无不乐道之者。予既患今之士,而常慕古之人,每观良吏一传,则反覆爱之。如丁君之信于其邑,予于旁近邑之所未见,故爱之特深。今为令于淮阴,上之人知其材而举用之也。于令也,得人矣。使丁君一推是心以往,信于此,有不信于彼哉!
求余文者多矣,拒而莫之与也。独丁君之行也,不求余文,而余乐道其所尝论者以送之,以示重丁君,且勉之,且勉天下之凡为吏者也。
(本文有删节)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推考其材行能堪其举者 堪:胜任
B.岂天下之人固可诬 诬:诬蔑
C.则数更法以御之 御:防备
D.南城之政平 平:安定
解析:选B。考查结合语境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能力。结合第一段内容和 “而天固不生才于今哉” 这句话,可知文章是在谈“人才有无”与“任用”问题,而非谈“诬陷、污蔑”的话题,据此可推测“诬”不是“污蔑”之意,运用排除法,可选B项。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则皆可为材且良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今也,庠序、师友、赏罚之法非古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吸相吹也
C.人愚也,则愚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拒而莫之与也/恐年岁之不吾与
解析:选B项。考查对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判断。四句课内句子的虚词,意义和用法是熟悉的,可以较准确地判断。再结合文意,A项“材且良”的“且”是表并列关系的连词,“皆且为虏”的“且”是“将要”的意思。B项两个“也”均表“句中停顿”。C项前一个“则”是“就”之意,后一个“则”连词表转折。D项前一个“之”做宾语前置句的“宾语”,是代词,后一个“之”做宾语前置的标志。
18.下列对原文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赠序的重点不是写丁琰的才干,而是针砭吏治不修、地方官员才德低下的社会现实,进而建议推行古代庠序、师友、赏罚之法,以培养足够的人才。
B.本文首段感慨贤人之少,一唱三叹,再通过古今对比,叹问之间,忧虑国事之情溢于言表,文末由勉励丁琰推及天下为吏者,更使文章深意无尽。
C.作者认为有圣人之道的世人匮乏并且缺少激励机制,学校又严重不足,是造成“今之贤也少”的重要原因,这种见解可谓一针见血,深中肯綮。
D.作者通过南城县令、邑人的评价来称赞丁琰的政绩,为他能得到有司举荐并被任命为淮阴令而发出“得人”的感叹,体现了爱才若渴之心。
解析:选C。由第三段可知“缺少激励机制,学校又严重不足”并非“今之贤也少”的重要原因,“今之贤少”重要原因是“士也有圣人之道,欲推而教于乡于天下,则无路焉。人愚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11-2021年浙江工商大学《432统计学》[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总(含部分答案).pdf VIP
- 高频精选:京东快递员ai面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VIP
- 四川省宜宾市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 .pdf VIP
- 盘扣式落地式卸料平台专项施工方案新版.pdf VIP
- 河北 2023年农村信用社真题模拟汇编(共270题).doc VIP
- 四川省宜宾市四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2.docx VIP
- 河北 2023年农村信用社真题模拟汇编(共228题).doc VIP
- 中考数学总复习.doc VIP
- 2025年考研政治真题权威解析版.doc VIP
- 河北 2023年农村信用社会计实务考试真题模拟汇编(共511题).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