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新作文素材:舌尖上的浪费(“光盘”行动).docVIP

2013新作文素材:舌尖上的浪费(“光盘”行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新作文素材:舌尖上的浪费(“光盘”行动)

2013新作文素材:舌尖上的浪费(“光盘”行动)   2013新作文素材:舌尖上的浪费(“光盘”行动)    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以及其他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这种“舌尖上的浪费”引起人们的关注。“舌尖上的浪费”有民间的,更有官场的。人们去餐馆吃饭,点完的饭菜吃不完就直接废弃在饭店;同时,公款吃喝之风盛行,大行其道。 2013年岁末年初,名目繁多的宴请活动开始增多,由此造成的浪费也不可小觑。在蛇年春节即将来临之际,大力倡导节约理念,狠刹浪费之风,势在必行。 据统计,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以及其他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这种“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令人痛心。   浪费发生在舌尖上,问题出在制度上来源:红网    昨天读柳萌先生的文章《怪“舌尖”还是怪“菜盘”》(2013年2月4日《人民日报》),其所说“用舌尖比喻吃喝,不准确不实际,仅仅是文学上的形象化而已”,让我有所感悟。   在柳萌先生看来,“餐饮浪费的源头,并非完全在‘舌尖’(顾客),主要还是在‘菜盘’(餐馆)”。这个有一定道理。昨天我恰好在饭店就餐,菜盘很大,上的菜几个人吃不了,吃毕,我特别叮嘱将“剩菜打包”。这顿饭若是用公款埋单,估计又得有一大堆剩饭菜被倒进泔水桶。   我记得,上学的时候,同学们每天也要倒掉大量剩饭剩菜,但不少同学也不愿浪费。后来,食堂采纳大家的建议,将馒头由二两一个改为一两一个,菜可以半份购买。这样,剩饭菜的情况就少多了。   我偶尔出差,吃会议餐,除有时早餐吃自助外,中餐和晚餐都是吃标准,而标准往往定得很高,一桌子菜根本吃不了,又不能“打包”,这时候我想不浪费都难。   这么来看,将餐饮的浪费归为“舌尖”,的确是不合理。不过,说“舌尖上的浪费”,在我看来,也并不像柳萌先生所说,“仅仅是文学上的形象化”,这是因为许多浪费确由“舌尖”而起。   比如,某公职人员,喜欢喝酒,常常利用手中所握小权,逼前去办事的群众请客。此人有个特点,中午喝了晚上必喝。为了不得罪他,有些人只得“自愿”请客,为了让其满意,请客的档次还挺高;为了让其觉得“够意思”,上的菜多得吃不了。   再比如,某人在一单位是“一支笔”,其喜欢吃“鲜”,听说哪里开了一家有特色的饭店,便要去尝尝,有时为了吃顿饭,能开车跑出去上百公里。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他经常找理由请客,或者和“兄弟单位”搞互请。   热衷于吃请,“酒杯一端政策放宽”,属于作风不良;用公款搞大吃大喝,标准随意定,属于财务漏洞。因为作风和制度本身存在问题,导致的“舌尖上的浪费”是惊人的。有些酒店别看生意特别红火,可如果遏制住了浪费公款的“舌尖”,那其门前定会“车马稀”,其营业额也会大大减少。   为了减少餐桌上的浪费,酒店改变经营方式是必要的,如推出半份菜;各种活动改变就餐形式是必要的,如吃自助,但抓作风、堵漏洞,才是主要的。过去,每逢出差,也不是“背着锅”,怎么就没有大吃大喝?很显然,浪费发生在“舌尖”上,问题还是出在制度上。   “光盘”行动:拒绝“舌尖上的浪费”来源:兰州晨报作者:邱瑾玉   适量选择食物,响应“光盘”行动。  本报记者党运 摄   有些餐馆提供半份菜,颇受欢迎。   临近春节,“吃喝”这个中国人节日生活中最大的主题突然被放在舆论的“放大镜”下审视。反对浪费,这场自上而下的整治让曾经无所忌惮的公务宴请不得不收敛,同时,这股反对浪费的清新之风也吹向了普通市民阶层的餐桌。据了解,目前兰州市颇具规模的餐厅就有3000多家,如果按平均每天一个饭店节约80公斤剩菜计算,全兰州市一天就要节约24万公斤饭菜。按照一个三口之家每天用菜1公斤计算,节约的饭菜可供72万人吃一天。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到“文明用餐,节俭惜福”,“倡导节约,不剩饭菜”,“合理点餐,抵制浪费”,形成餐桌文明显得尤其重要。   1. 那些我们经历过的浪费   这是一间VIP包厢,下午6时刚过,做东的主人就来了,一行三人拎着一箱白酒和一箱红酒。夏蓉把客人引进了包厢,双手奉上精美的菜谱,客人显然深谙点菜之道,凉热、荤素、海鲜搭配得恰到好处,夏蓉熟练地在点菜器上输入菜品名称。夏蓉说,这样的客人一看就是经常光顾高档餐饮场所的,所以她也不会主动提醒客人按需点菜,那样容易引起客人的反感。作为一名餐厅的服务员,夏蓉见过各种各样的饭局,每次饭局结束后满

文档评论(0)

181****2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