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唐诗宋词传唱生命节律.docVIP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唐诗宋词传唱生命节律

浅析唐诗宋词传唱生命节律   【摘要】 文字是思维和情感的符号,不同文字组成的文学作品,折射着不同民族特质。从这个角度来说,作为汉字艺术作品的颠峰之作,唐诗宋词凝聚的正是我们这个民族灵魂深处某种共同的节律。传唱这一民族心灵的节律,尤其是力图重现唐诗宋词当年意境的各种传唱,是对家园的追寻,对我们灵魂深处那种特有的文化震撼的贴近。这是一种发自内心和本能的寻根,也是在茫茫人生和历史中,为我们每个个体生命,和我们中华民族这个群体的思维和情感,寻找相互呼应的依据和坐标。   【关键词】 唐诗宋词;传唱;生命节律;灵魂共振;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中国的古诗词,特别具有能引起读者共鸣的功能。古诗词中,由于词句、字音、感情、意境的不同,也必然要在声调的高低强弱、语气的长短抑扬诸方面,予以区别、润色、刻画,能吟出有不同韵致、发自内心、形诸气息、打动听者心弦、既有共性又具个性的音调。打动听者心弦,其实就是生命的共鸣。   著名的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室主任杨柄先生曾经这样说过:“民族艺术不是进口的机器设备,都有一个民族化的问题。而民族化的实质就是大众化;在诗歌形式上的艺术化、大众化,同时也就是民族化――汉语的特殊的音律和诗句构成规律。” [1]之所以说大众化就是民族化,其实就是指出,生命的一部分共鸣是本民族的人群之间所特有的。无论是娓娓细语的《月满西楼》、气韵悠长的《枫桥夜泊》,或者豪气冲天的《满江红》,诗里面都包含着中国的元素。那是我们这个民族独有的、对生命节律、对民族记忆的呼唤,也是原作者和改编者之间、原作者和观众之间、点对点的生命之间的唱和与对答。他或者她在倾诉、在流传,另一个他或者她在倾听、在呼应、在感动。   我们往往会通过文字的铺垫、节律的跳动,感受到同一频率的生命颤动,这也许就是生命的共振。如果说音乐无国界的话,那么文学就是没有时代的界限。音乐可以穿越不同的语言,在不同种族之间引发共振,而文学可以穿越时代,在不同历史背景但同一民族的人之间引发共振。一旦音乐与同一民族的最璀璨的文化结合在一起,那么引起的灵魂共振又将是怎样呢?贴近这一共振,理解这一共振,展示这一共振,为这一灵魂共振而惊叹,这就是本文将同时从理性和感性两个角度去试图分析的内容。   一、不绝如缕的传唱   从民国期间到当代,传唱唐宋诗词的潮流可谓一浪高过一浪,特别是在港澳台,这样的风气根本就没中断过。而这样的风气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更是风靡整个中国,形成了华人世界的古诗词合唱。   1.港澳台盛刮唐诗宋词风   邓丽君,她对北宋初年的词人、南唐后主李煜情有独钟。其代表作之一《几多愁》歌词都来自李煜的《虞美人》,该歌曲于1983年发行,并被收录于专辑《淡淡幽情》中。还有,《独上西楼》来自李煜的《相见欢》,《胭脂泪》来自李煜的《乌夜啼》。   当然,除了李煜,邓丽君的歌曲博采众长,对唐宋各名家的诗词都有采纳,比如《但愿人长久》唱的是苏东坡的《水调歌头》;近年来重新火?崞鹄吹摹度嗣嫣一ā费≡窳艘欢翁瞥?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万叶千声》则来自晏殊,原词《玉楼春》,又名《木兰花》,抒写人生离别相思;至于《人约黄昏后》,则是欧阳修《生查子?元夕》的翻唱……   作为华人世界具有象征意义的歌手,邓丽君大多数的歌曲来自于中国古代诗歌,尤其是北宋词,即使不是直接翻唱古代诗词,其婉约缠绵,一唱三回,也深受南朝到宋代的词人与当时勾栏歌风的影响。如果说邓丽君离我们有一点点远的话,那么周杰伦可谓我们这个时代歌手中的佼佼者,他的歌声中更是深刻地穿透着中国古文化的生命力。比如《娘子》从歌名到歌词,无不渗透着古风,这一首充满中国味道的词,搭配着西方RB的曲,给人古代现代时空交错的感觉。周杰伦在过场的吉他中用了琵琶的轮指奏法,非常具有中国音乐特色,造就出一番别具特色的东方RB音乐。无论是“景色入秋 漫天黄沙掠过”,还是“天涯尽头满脸风霜”,或者“落寞近乡情怯”“相思寄红豆”,都明显带着化用唐宋文学的痕迹。   再如《龙拳》《菊花台》《发如雪》《东风破》等等,唐宋诗词在歌曲中的化用和原文随处可见。像《发如雪》,就结合了如李白《将进酒》的“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首,朝如青丝暮成雪”和苏轼《江城子》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苍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两者的文字和意境在歌声中穿插叠进,再加上一些打破语法的现代表达,以及周杰伦特有的短唱长吟,让人恍然于时空隧道,辗转留连而怅然万千。   2.全球华人都在吟唱唐诗宋词   从大陆方面来观察,声乐套曲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