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试题及答案.docVIP

2013《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试题及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试题及答案

2013《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试题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第1卷(单项选择题,共15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现代诗歌门类众多,但真正讲究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____________作品却寥寥无几。    ②如果一个诗人的一生中能有三五首作品下来,这个诗人就是幸福的。    ⑧文学是情学,是人学。因此,优秀的文学作品一定__________着作者的主观情感。    ④鉴赏诗歌时,要认真体会诗歌的章法、韵律,认真_________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A.品位流传灌注揣摩 B.品位留传贯注揣摩    C.品味流传贯注揣测 D.品味留传灌注揣测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沫若(1892~1978年),原名郭开贞,后以家乡大渡河及雅河的别称“沫水”和“若水”取笔名“沫若”。1921年6月,他和成仿吾、郁达夫等人组织了“文学研究会”。    B.冯至(1905~1993年),1927年4月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曾任西南联大、北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协副主席等职,1987年获联邦德国大十字勋章和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艺术奖。    C.闻一多(1899~1946年),诗人,文史学者。在新诗格律化方面提出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主张,诗集有《红烛》和《死水》。    D.艾青(1910~1996年),中国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1932年加人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轰动诗坛。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3.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无题 邹荻帆    我们将扑倒在这大风雪里吗?    是的,我们将    而我们温暖的血    将随着雪的溶化    被吸收到大树的根里去    被吸收到小草的须里去    而这雪后的平原    会袒露出来    那时候    天青    水绿    鸟飞    鱼游    风将吹拂着我们的墓碑……    [注]《无题》是诗人在解放前夕黎明前的黑暗中写成的。    A.诗篇以大气磅礴的设问起首,为全诗创造了激越奔放的氛围,也可视为对笼罩在黑暗中而采用《无题》篇名的注释。    B.这首诗理性的成分十分明显,因此避开了平铺直叙的写法,以巧妙的间接议论突出了强烈的政治色彩。    C.诗中第三至七行表现了革命者为人民解放事业甘愿牺牲的崇高精神,细腻生动,耐人咀嚼。    D.诗中生动的形象与深湛的思想内涵达到了较完美的统一。“天青”、“水绿”等一系列意象预示行将到来的历史变化,结句“风将吹拂着我们的墓碑”悲壮豪放,感人肺腑。    4.对郑敏的《金黄的稻束》中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金黄的稻束  郑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A.“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一句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了“秋天”外,还隐指“暮色”降临之前。    B.“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把“皱”与“美丽”并列,寓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    C.“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的诗句中,“你们”指诗歌的主要形象“金黄的稻束”。    D.“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实际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    5.对郑敏的《金黄的稻束》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金黄的稻束”、“收获日的满月”等形象都具有圆满意味,但诗歌未写收获目的快慰和满足,却引人思考劳动者母亲的“疲倦”。    B.诗歌赋予“金黄的稻束”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    C.“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应该是美丽的母亲,而不是

文档评论(0)

181****2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