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墓.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前文档由后花园网文自动生成,更多内容请访问 HTTP://WWW.HHYWW.NET 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所属朝代:明代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译文及注释 译文全身衣服都沾满了血泪和尘埃,尽管现在战乱结束了,但是回到故乡 也还会感到悲哀。在风雨中,梨花落尽了,寒食节也过去了,清明扫墓的时候 ,有几户人家的坟墓还会有后人来祭拜呢。(因为他们的后人在战乱中死去了 ) 注释满衣:全身衣服。乱后:战乱之后。过:过去了,尽了。 鉴赏 这是诗人是在送陈秀才回沙上扫墓有感而发所作的诗。清明时分,春雨飞 飞,诗人和陈秀才一行人风尘仆仆的赶回沙上祭祖,满身的泥土尘埃和雨露 ,那是非常的零乱,诗人感慨以这样行色匆匆的方式回乡祭祖,那是让人感受 到似乎有那么一些悲哀。 作者资料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 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 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 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 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 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 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之死 把高启送上刑场的是一篇《郡治上梁文》,古代平常人家盖房子上大梁时 ,都要摆上猪头祭神,点上炮竹驱鬼,作为苏州治所的官方办公大楼建造,更 要有一篇像样的上梁文才是那么一回事。时任苏州知府的魏观,便把高启这位 隐居在此地的资深文人请出来挥墨献宝。这本是一件很正常、很平常的事情 ,却让朱元璋抓住了把柄。其一,魏观修建的知府治所选在了张士诚宫殿遗址 ,而张士诚正是朱元璋当年的死对头;其二,高启写得那篇《上梁文》上,有 “龙蟠虎踞”的字眼,犯了朱元璋大忌。 按照朱元璋的逻辑,“龙蟠虎踞”之地当为帝王所居,你高启把张士诚住 过的地方也称“龙蟠虎踞”,岂非大逆不道?岂不是另“有异图”?用现在话 说,就是“有不可告人的企图”。真是欲加其罪,何患无辞!那么,朱元璋为 什么会抓住高启的“小辫子”,迫不及待、冠冕堂皇的非要置其于死地呢?据 《明史·高启本传》透露:“启尝赋诗,有所讽刺,帝之未发也。”就是说,《 上梁文》中的敏感字眼,只是高启被杀的导火线,而真正的祸根其实早就已经 埋下了。朱元璋以此为由磨刀杀人,很明显的是在“秋后算帐”。 朱元璋从一开始就不太喜欢高启,这除了高启不肯接受户部右侍郎一职 ,不给皇帝面子,不愿顺从,不肯合作外,还在于他写得诗多次有意无意的触 动和冒犯了朱元璋。高启曾写过一首《题宫女图》的诗:“小犬隔花空吠影 ,夜深宫禁有谁来?”这本是一首针对元顺帝宫闱隐私的闲散之作,与明初宫 掖毫不相干,可朱元璋偏偏要对号入座,认为高启是在借古讽今挖苦自己,所 以记恨在心。再者,高启在《青丘子歌》有“不闻龙虎苦战斗”的诗句,又遭 到了朱元璋的强烈厌恶。因为高启写这首诗之时,正是朱元璋率军与元军、陈 友谅、张士诚三方强敌在“苦战、苦斗”之际,在朱元璋看来,你高启作为诗 人不来呐喊助威倒也罢了,竟然表示不闻不问,你的政治、思想、行动与明政 府是怎么保持高度一致的?另外,高启在诗中还有“不肯折腰为五斗米”的句 子,表示对做官毫无兴趣,这也正是朱元璋所忌恨的。 朱元璋嗜杀成瘾,这除了对那些帮他打天下的功臣下狠手以外,他也特别 热衷于消灭文人。远的不说,单说“明初四杰”,就都无一幸免的遭到他的黑 手。杨基被莫名其妙的罚作苦工,最后死在工所;张羽被糊里糊涂的绑起来扔 到长江喂了鱼,尸骨无存;徐贲因犒劳军队不及时,被下狱迫害致死;高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